-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物静默如谜
万物静默如谜
辛波斯卡在《万物静默如谜》里讲,万物唯有静默之中,沉静之时,才真正在秩序中存在,如果一直浮躁,最终只会湮没在他人的洪水中。
1、
独立民谣歌手程璧,在《晴日共剪窗》中回忆起小时候与奶奶住的四合小院,在院子里有一只小花猫、里面种满了花草,台阶下面有青草,幼时的她手拿一本《唐诗宋词三百首》,奶奶教给她念“白鹅曲项向天歌”,等太阳明亮的时候,一起剪窗花……“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她唱出了奶奶院子里,诗一样的过往与颜色。
奶奶去世后,我对她记忆最深的莫过于一双“三寸金莲”,从背后望过去,她踮着脚颤巍巍走路的样子,有着左右不得的惆怅。她未曾出过远门,在约莫50岁时,她的世界只剩下院子。
在院子里兜兜转转、洗衣、做饭、打扫、喂家畜、晒粮食,最有闲情的莫过于侍弄花草。在窗户下边开了长方形的花圃,撒下前一年保存好的花种子,大抵也就那几味寻常的花草,步步高、懒老婆、指甲花……在家人都上工之后,闲余时间里拿着一把铁壶,弯腰浇水、花锄松土。而家里另外一批常住花草则是四季如常的兰草、仙人掌、虎皮兰、蝴蝶兰、四季青。在阳光渐暖后,从屋子里搬出它们,放在窗户下边的石条上,喷水用布细细擦着叶片,即使在屋子里萎靡一冬,在奶奶的精心照料,又加上一天的日晒后,黄昏时候再看,已经焕发新颜,像极了人在春分时节的脸,褪去寒冬的冷冻,洋溢着勃勃生机。
每逢春节,爷爷会买一本老黄历,用钉子钉在太师椅倚靠的墙面上,这是奶奶所有的“时节先令”。她不识字,总问看了黄历的爷爷,什么时候打春?又或在迎春花结满花苞时,悠长的说一句,快要打春了。
她很在意“春分”,很多年前,她在春分那天生下父亲,随即为父亲取了奶名为“迎春”。“迎春,你快过生日了。”每一年迎春花开时,她会记得给父亲做一碗面,即使到了父亲40多岁,她依然边看着迎春花边讲,“那天夜里迎春花开的,你是早上出生的。”
除了花事与节气,日子在奶奶那里简单得很,无非就是一时三刻。早晨6:00在厨房里升起灶火、中午在厨房里煎炒蒸煮、晚上搬来晒了一天的玉米秸秆或麦秸秆、玉米棒槌,煮一锅的玉米粥,蒸馒头。而那时我刚好放学,老远看见炊烟一缕,便知道,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从奶奶的小院子出发,我们家的孩子踌躇满志的走向世界。而后的人生,我们一次次回到小院,记忆中的小院因为并不常有人在家,也没有了花草,只有银杏树比小时茁壮了很多。我想起夏日里奶奶在那里曾经摇着蒲扇给我讲故事,在蝉鸣与夜露里听着狐仙与鬼怪、能人与巧匠的故事,想象着长大后的世界。在黄永玉写的《只要活着,故事就不会完》里,也曾忆到爷爷房里有一个带窗台的矮栏杆和可以坐卧的窗台的大窗,窗外是一个七八尺不到的小院子。栽满了长着青嫩绿色的大刺,开了又白又香小花的矮棘树……“那是第一个认识的世界。”黄永玉先生说。
2、
马骏是我采访过的济南马派评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目前在世茂宽厚里的合义书场里说相声、讲山东快书。他创办了合义书场,为了的是纪念马合义先生。
走进他的合义书场,如同进入了一家民间艺术博物馆。墙壁上挂满了字画、书卷、中堂、玉器,玻璃橱窗里摆满了戏本,小八义、水浒传、三侠五义……书场里摆放的清朝的家具也是极好的,贝母镶嵌进去,闪着珠光,这让已经黯淡下去的古铜色的老家具,透着遗世独立的清丽。
“这都是好东西,值钱的很。”初次见到马骏,冷不丁打了一个激灵,硕大的金链子、金戒指、金手链明晃晃的照人眼,他笑着说,戴身上涨涨阵势。说相声的人大都身材魁梧,说话中气十足,一招一式里皆是“江湖气”。但谈起山东快书、说起相声来的马骏仿似从身体里金蝉脱壳,活脱脱跳出一颗“艺术魂”,浑身都带着“段子”,兴起时,他当场讲了一段《武松传》,说之前,他匆忙走到后台换了一件马褂,边系扣子边说:“不好意思啊,山东快书这种东西还得讲究气场,一穿上马褂,瞬间就提起了精气神。”
他谈起自己的爷爷,言辞之间更是情深。“小的时候不爱读书,就喜欢穿着拖鞋和大裤衩在济南大街小巷溜达,回家时,爷爷的脸色不好看,他沉着脸告诫我,以后要穿戴周正出门,别忘记你是我马合义的孙子。”马合义老爷子是马派评书的创始人,与马三立、侯宝林齐名,想当年济南还被称作“曲山艺海”时、走南闯北的相声人到济南,都要到马合义老先生家拜“码头”。
“当年,谁在业内做得好,谁就是辈分最高的人,不管相熟的不相熟的,提起来都是尊敬。现在同行相轻,谁也不服谁的气,若把这股子气用在钻研技艺上,没有不成材的。”马骏说,小时候爷爷带着自己到天津,那时老爷子已不再说相声,到天津去曲艺团找刘兰芳,在传达室被看门老头叫住。马合义自称是刘兰芳的爸爸,老头死活不信。等刘兰芳出来,大老远叫了声:“哎呀,我的亲爹,你怎么来了。”此时,老头才知道这位老先生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