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联考测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上册联考测试题.doc

高一语文上册联考测试题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一、语言基础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遒劲??? 峥嵘岁月??? 山清水秀??? 短小精悍 B.寥廓??? 橫七竖八??? 真知灼见??? 叱咤风云 C.颓圮??? 博闻强记??? 委糜不振??? 步履稳健 D.桀骜??? 睡眼惺忪??? 相辅相成??? 绿草如茵 2.下列加点词语中读音完全相同的的一组是( ) A.百舸/窠臼 彳亍/叱咤 长歌当哭/明月珰对于商贸往来中的欺诈行为,我们工商管理干部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当然,更不能随波逐流。政府只有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才能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禄奉所收,四方饷遗,皆班之亲戚 班:同“颁”,分发 B.以私奉米豆为粥,活三千余人 活:使动用法,救活 C.时产子者不举 举:抚养 D.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 率然:公开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父丧去官//具以沛公之言报项王 B.至乃居无室宅//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卒于官//亦自缢于庭树 D.其见重如此//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10.下列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A.俭每见其文,必三复殷勤 B.车服亦不鲜明 C.昉不事生产,至乃居无室宅 D.禄奉所收,四方饷遗,皆班之亲戚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任昉“为官清廉简约”的一组是( ) ①外氏贫阙,恒营奉供养 ②儿妾食麦而已 ③时产子者不举,昉严其制 ④人通辞讼者,就路决焉 ⑤遗言不许以新安一物还都 ⑥时或讥其多乞贷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7分) 四、(共26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0分) (1)昉乐人之乐,忧人之忧,虚往实归,忘贫去吝。(4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3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请你结合诗歌进行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4.名言名句默写填空。(8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沁园春·长沙》) (2)真的猛士,?????????????? ,?????????? 。(《记念刘和珍君》) (3)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诗经·氓》) (4)还顾望旧乡, 。(《古诗十九首》) (5)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悠悠我心。(《短歌行》) (6)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五.(21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冬 夜 月 暖 禾 源 ?? ?冬令,随着秋风中最后的一片落叶落到了大地。我没有听到声响,许多人也没听到,但被那片叶子砸到的草和地听到了,而且就这轻轻的一声。草惊失色,地虚松散。一个冬季毫无反抗地被种到了大地。 冬,一扎根,不仅甜住了春夏秋里多话的鸣虫,让它们睡在蜜月里,还在四处收刮着日下温暖。村里第一个醒悟的老爷爷,一到重阳就声声告诫说:“吃了重阳糍,破裙破袄发出来。”就这一句土的丢牙、写成文字还押不成韵的俚语,成了乡村世代与冬争暖的口令。 太阳如圆饼式的取暖器,高挂在空中,她的温暖随光落到大地。争暖的万物找着最好的位置,接纳着从天而降的温暖。乡村向阳的墙脚下,村头学校的操场边,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的人,都绝对要求全身暴光。乡村人在争暖中表现得最为随缘,争春时,早出晚归,说是争播抢种;争凉时,赤膊上阵,说是歇凉;争秋时,颗粒归仓,说是抢收;争暖时,松散散、懒洋洋,说是晒太阳。 这满是随缘的一个晒字,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