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基
坑
降 支
水 护
方
案
************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六月
目 录
1 工程概况 1
2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
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3 场地周边环境条件 2
第一篇 凿井降水方案 2
1 降水方案编制依据 2
1.1 降水井深度确定 2
1.2 降水管井布置 3
1.3成井工艺 3
2 抽降地下水对周边建筑环境影响分析 3
3凿井、降水施工组织 3
3.1 机器设备安排 3
3.2 人员安排 4
3.3 凿井工期 4
3.4 降水工期 4
3.5 管井抽水的排放 4
3.6 降水设备型号 4
4 保证措施 4
4.1 质量保证措施 4
4.2 降水期间维修管理措施 4
4.3 安全保证措施 5
4.4 工期保证措施 5
第二篇 基坑支护方案 5
1 基坑支护技术方案确定 5
2 编制依据 5
3 锚杆长度、杆筋、间距及布置方式 5
4 面层设计 6
5 防、排水措施 6
6 土方开挖设计 7
7 变形监测方案 7
7.1 监测目的任务 7
7.2 基坑变形监测的技术依据 7
7.3 使用仪器和方法 7
7.4 监测成果的整理和提交 7
7.5监控报警值 8
7.6 报警及抢险预案设计 8
8 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 8
8.1 质量保证措施 8
8.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
9 基坑周边安全防护措施 10
10 施工组织准备 11
10.1 施工组织机构 11
10.2 施工管理岗位职责表 11
10.3 劳动力计划 12
10.4 施工机具设备 12
11 预计锚喷施工工期 13
12 预计锚喷工作量 13
13 管井抽水的排放及其它说明 13
13.1 其它说明 13
13.2 管井抽水的排放 133
附图:
附图1: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附图2:锚喷支护结构
1、工程概况
1.1工程综合说明
工程名称:************工程
勘察单位:************勘察实业总公司
设计单位:************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建筑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2、结构类型及层数: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1#、2#、3#、5#楼地上22层, 房屋高度77.3m;4#楼地上18层,房屋高度64.5m: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抗震等级为2级,建筑抗震设防6度。
1.3、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313.15m;1#、2#楼±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313.250m,3#楼±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313.350m、313.450m,4#楼±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313.550m,5#楼±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313.450m、313.450m。总建筑面积:67992m2。拟建建筑物主要特下表1 拟建筑物特一览表表1JGJ/T111-98);
《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一、第二册);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甲方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及基础开挖线图;
已审核通过的降水设计图纸;
1.1 降水井深度确定
降水管井深度按下式确定:
HW= HW1+ HW2+ HW3+ HW4+ HW5+ HW6
式中:HW--降水管井深度(m);
HW1--基坑深度(m);
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的深度(m);
HW3--ir0,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r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
HW4--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m);
HW5--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m);
HW6—沉砂管长度(m);
确定井深为15.0m。为保险起见,建议隔井加深为17.0m。即6口井15.0m,6口井17.0m。
1.2 降水管井布置
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开挖上口线外约2.5m(详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1.3 成井工艺
采用CZ-22型冲击钻机、一字型钻头冲击成井,泥浆护壁,一径到底的施工方法。成井井径600㎜,下入井管(分隔水管、滤水管)内径300㎜,外径360㎜,井管单根长2.5m。为确保降水井质量,凿井过程中做到孔圆井正,终孔后及时下入井管,保证井管外围填砾层均匀;填砾完后,采用空压机排泥浆,并用活塞和空压机交替洗井排砂至水清砂净,达到成井目的。
井管下置顺序及深度:0.0~3.5m为隔水管,3.5~7.5m为滤水管, 7.5~11.0m为隔水管,11.0~15.m为滤水管, 不设沉砂管。
2、抽降地下水对周边建筑环境影响分析
抽降地下水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孔隙含水层被疏干部分是否会产生地面沉降及由此导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