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适用范围
适用于蒙华铁路MHSS-2标万荣隧道正洞、、、、⑴《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⑵《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
⑶《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煤运通道项目建设管理规定(修订)》
⑷《蒙西华中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试行)》(蒙西华中工技(2015)55号)等文件要求。
根据上述规范文件编制监控量测方案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2.2外业技术准备
⑴施工作业层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⑵建立量测控制网,布置监控量测点。
⑶配置监控量测使用的全站仪、、、、、、、、、⑴地表沉降测点布置
浅埋段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在隧道开挖前布设,以便于初始观测数据的采集。布设的测点使用Ф22的钢筋桩并用混凝土固桩,要求牢固可靠,已免遭到施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破坏。地表沉降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里程断面。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应根据隧道的埋深与隧道开挖宽度的关系来确定,见下表3.2:
表3.2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表
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 断面间距(m) 2BH0≤2(H+B) 20 BH0≤2B 10 H0≤B 5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米,在隧道中线附近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的范围不小于H0+B,地表有控制性建筑物时应适当加宽。
测点编号原则为:地表沉降点-DB,如DB184+800-1、⑵拱顶下沉测点布置
拱顶下沉测点和水平收敛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拱顶下沉量测点应在开挖初期支护后立即埋设,初始读数应在测点埋设12h内读取。拱顶下沉测点埋设后加强保护,测量点上严禁悬挂异物,并用红色油漆标识,便于观测时寻找点位。
测点编号原则为:拱顶沉降点-GD,如GDDK184+800、⑶水平收敛测点布置
水平收敛测点和拱顶下沉测量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水平收敛测点根据隧道开挖方法确定量测基线数,水平收敛量测基线数见表3.4。
表3.4水平收敛量测基线数表
开挖方法 布点项目 侧线部位 全段面法 一条水平侧线 拱腰最宽处布设 两台阶法 一条水平侧线 拱腰最宽处(上台阶拱脚上1.5)布设 三台阶法 两条水平侧线
上测线上导开挖线上1m布设
下测线中导开挖线上1m布设
水平收敛测点和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测点应在开挖初期支护后立即埋设,初始读数应在测点埋设12h内读取。拱顶下沉测点和水平收敛测点埋设后加强保护,量测点上严禁悬挂物品,并用红色油漆标识,每个量测断面应在隧道边墙一侧量测点附近挂设监控量测点信息标识牌,便于观测时寻找点位。
测点编号原则为:水平收敛-ZB,如ZB184+800-1、ZB184+800-1等。
3.3测量方法及观测频率
⑴洞内、外观察
每次进洞量测前先对洞外地表及洞内施工作业面进行巡视,并及时填写巡视记录表。
洞外巡视观察:气温、天气、风速、周边道路(地面)裂缝、沉陷、地表水、地下水状况、周围建筑物、邻边施工情况。
洞内已施工地段观察:喷射混凝土表面有无裂缝、钢拱架变形,洞内各作业面施工情况,量测点布设及完整情况,基准点完好情况。
⑵地表沉降测量
在埋设的测点稳定后采用全站仪配合棱镜架进行数据采集测量:需要注意的是,初次测量需要在隧道开挖之前进行。测量的基点采用相对高程,即使用在地表沉降影像范围之外的测点作为基点。地表沉降量测频率应与洞内量测频率相同。
⑶拱顶下沉测量
拱顶下沉原则上设置一个测点,采用全站仪加发射片进行测量。测量时采用自由设站,用全站仪的免棱镜功能对拱顶布设的量测点进行高程测量。测点的基准采用施工用水准基点。
⑷水平收敛测量
隧道水平收敛量测与拱顶下沉测量方法相同,使用全站仪加反射片进行测量,尽量在靠近基线的位置自由设站,测量各基线两端点的坐标值,上传后由系统软件自动计算各基线的长度。断面间距及量测频率应根据围岩级别、开挖方法等规定进行,在特殊部位(如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应加密测点布设断面,且点位可以不在一个断面上。
3.4量测频率
⑴洞内、外观察
每施工循环记录一次,必要时加大观察频率。
⑵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监测
①一般为1次/天。
②台阶法施工,下部开挖过程中,频率为2次/天。
③出现异常情况时,根据现场管理要求,加大监测频率。
各项量测项目的测量频率根据测点的位移速度来确定,具体见下表。
表3.5按位移速度确定的量测频率表
支护状态 平均变形速率 持续时间 监控频率 初支全环封闭 2mm/d 3天 1次/3天 初支全环封闭 1mm/d 7天 1次/7天 初支全环封闭 1mm/d 15天 1次/15天
⑶在初期支护稳定后满足以下条件,可停止该断面的监测
①初期支护表观现象正常;
②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平均变形速率小于1mm/d,且持续1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大班美术《社火马勺脸谱》课件.pptx VIP
- 《工程断裂力学》第1章绪论.ppt
- 妇产科课件—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管理.pptx
- 嗅觉功能减退及相关基因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pdf VIP
- 材料科学基础(笔记).pdf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声现象PPT优秀课件.pptx VIP
- GB4706.1-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VIP
- 护士长竞聘演讲精品课件(完美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