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章生物膜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膜脂及其结构特征 磷脂(甘油磷脂、鞘磷脂)、糖脂(甘油糖脂、鞘糖脂)、胆固醇 不同生物膜,脂质组成及含量差异大 ①甘油磷脂——第一大类膜脂 卵磷脂 (lecithin) 1844年Gohley(法):蛋黄中发现(蛋黄素) 1925年德国公司:首次自大豆中提取并投入市场。 肝脏的保护神:胆碱对脂肪亲和力,胆碱↓,影响脂肪代谢,→脂肪肝内积聚,→脂肪肝。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硬化。 血管“清道夫”:乳化、分解油脂,增进血液循环,清除过氧化物,降低血液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滞留时间,促进粥样硬化斑消散。 促进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 糖尿病:卵磷脂↓,胰脏机能↓,胰岛素↓,糖尿病基本原因之一。 鞘氨醇以酰胺键与脂肪酸相连形成神经酰胺 鞘糖脂(glycosphingolipids)的结构 动物细胞质膜中的糖脂大多为鞘糖脂。 半乳糖脑苷脂是髓鞘膜的主要糖脂,占外层膜脂的40%。 质膜中的糖脂大多含1-15个糖残基。 鞘脂的共有结构——神经酰胺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GA) 是带有数目不等糖残基(至少含一个唾液酸)的神经酰胺。 已知60余种。 具有受体功能:霍乱毒素、干扰素、促甲状腺素、破伤风素等的受体均为神经节苷脂类化合物。 可能还有调节膜蛋白功能。 神经节苷脂在神经元表面大量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胆固醇具有双亲性 胆固醇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通常动物细胞胆固醇含量高于植物细胞 质膜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细胞内膜 胆固醇对生物膜中脂质的物理状态有调节作用 质膜中的胆固醇 2. 膜蛋白 细胞中约20-25%的蛋白与膜结构相连 依膜上定位分为镶嵌蛋白、外周蛋白 不同运动方式的频率不同 膜蛋白的运动 ——随机、定向、局部 3. 相变温度及其影响因素 相变温度:膜脂物理状态互相转变的临界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膜呈流动状态,低于相变温度时,膜呈类结晶态/凝胶态。 相变温度取决于脂肪酸的长度和饱和度。烃链短、不饱和度高,相变温度低,膜流动 性强。 胆固醇参与膜脂流动性的调节——加强膜脂双层的稳定性, 增加膜脂有序性、降低其流动性。 胆固醇的影响 四、生物膜的结构特征 生物膜具有片层结构,5-8nm 生物膜具有不对称性:蛋白质、膜脂 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是一个非共价组合体:疏水力、范德华作用、静电 存在膜电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生物膜的功能 屏障和保护作用:排除有毒分子、积累营养,防止极性分子和离子的进入等 细胞的分割和区域化作用 调节代谢物、生物大分子和离子的转运 能量的转化 信号转导 相邻细胞的相互作用 不同分子对人工磷脂双层的通透性 生物膜对无机离子的跨膜运输有被动运输 借助转运蛋白的被动转运 葡萄糖(红细胞、肝细胞) 、氨基酸、cAMP、胆碱 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通透酶具有T1和T2 两种构象,作用有专一性。 HCO3- - Cl-交换蛋白 红细胞中的促进扩散体系 协同反向转运蛋白/阴离子交换蛋白 增加血液携CO2从组织到肺的能力 HCO3- - Cl-一对一跨膜转运具强制性 ——维持胞质pH ATPase通过磷酸化改变对Na+、K+的亲和力 磷酸化位点——Asp369 磷酸化形式P-EnzII:亲K + ;脱磷酸化形式EnzI:亲Na+ 生物中除某些病毒外,都具有生物膜。 极两性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的整齐排列的单层或双层球状聚集物结构。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DUKE大学心理学教授药学博士沃伦来克在报告中提到:用卵磷脂饲育怀孕的大鼠,其后代在智力测验(迷宫测试)中,记忆力显著优于未饲育卵磷脂的大鼠的后代。北卡罗来纳大学营养学部教授及主任,会议的首席专家,医学博士、药学博士史蒂文·泽瑟尔在大会贺词中说:“总结有关卵磷脂的所有研究成果,我们应当特别建议怀孕妇女服用适量的卵磷脂,这对于她们的婴儿的智力发育是很重要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委员会(FDA)规定,所有婴儿食谱中都要适量补充卵磷脂。 1. 被动转运/被动扩散(passive transport/passive diffusion) 概念: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膜运输到低浓 度一侧,即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 特点:不需要供给能量。转运速率与被转运物质 浓度差、大小、电荷、溶解度有关。自由 能变化为负值。 类型:简单扩散、借助转运蛋白/透过酶转运。 简单扩散:O2 、N2 、CO2 、H2O 、疏水小分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红细胞膜上的HCO3- - Cl-交换蛋白 呼吸组织 肺 血浆 红细胞 碳酸酐酶 2.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概念: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