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复习导学案之
(二)文体专攻(共四课时)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奠定做题的前提
传记类文本
第 一 课 时
【预习案】
完成步步高68页《杨维岳传》
第一步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第二步 做题 步步高68
【探究案】
一、第一步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1.先粗读选文和后面的题目,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2.阅读文段,①画出人名、地点、时间、事件,然后总结出谁做了什么事、事件经过与前因后果。
②画出文中重要的词、句,并在文中做好批注。注意:决不在一些地名、官名、生难字上纠缠。
③画出文中评议性词句,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
3.写出内容提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略)
二、阅读方法指导
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1.看整体
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是先要把握住的。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首先要弄清文章整体的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
2.整体看
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尾注及题目,看这些项目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总之,就是要看标题,看正文,看出处,看注释,看试题。全都看完了,才能整体把握文意。
二、根据文体特点去阅读
(一)传记
1.选文特点
高考传记类文本一般包括史传文、各类文人笔记及小说中的人物传记。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或加注释。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走卒等。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选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抒情。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2.行文特点
传记文体结构固定,行文线索明显。古人作传,常在文首介绍人物的籍贯、字号、家世、官职以及主要性格特点等,这些文字往往能为我们把握全篇内容提供有效的信息。接着,以时间为序,依次介绍传主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有何结果,这是传记的主体内容。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这些文字有助于我们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理解全文内容。传记的结尾一般为对传主的逝前身后作一交代,或作“盖棺论定”。有的结尾,作者通常以“赞”等形式作出自己对传主的评价。这些文字特别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物的性格品质。
3.用语特点
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不放过每一个字。
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名、庙名、谥号及重要的典籍名称。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平时要积累一些常用语,尤其是官职方面的;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些文字一般都是“死字”,可以不必理会,更不必拆开硬译(这种做法很危险)。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王祎”称“祎”,“沈通明”称“通明”。
【练习案】完成步步高69页《常梦锡传》
第 二 课 时
【预习案】
完成步步高361页《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
【探究案】
一、《常梦锡》传
1.从第一段看,常梦锡职位是如何变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受到李茂贞之子李从俨的提携,升职;②受到李从俨左右人员的排挤,离开;③受到烈祖的赏识,重用。
2.从第二段看,常梦锡受到烈祖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博学多才,敢于直谏。
3.请说说第三段中常梦锡在官场上的浮沉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官职 升或降 原因
池州判官 降 受宋齐丘党排挤
户部郎中、谏议
大夫、翰林学士、
在宣政院专掌密命 升 宋齐丘出任地方官
翰林学士 降 受魏岑与冯延巳排挤
户部尚书知省事 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6J607 建筑节能门窗.pptx VIP
- 党建文化墙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集体备课单元主讲稿(新版).pptx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业务知识及经济原理测试试卷.docx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doc VIP
- (完整)16J607建筑节能门窗.pptx VIP
- 广告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pdf VIP
-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设计.pptx VIP
- Q/GDW+13053.53—2018++35-750并联电容器成套采购标准(第53部分:110(66)kV变电站10kV-3000kvar-5%电抗率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专用技术规范).pdf VIP
- 12 《谏太宗十思疏》(原卷版)-基于“教考衔接”“学习任务”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全国通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