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为何喜欢宋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人为何喜欢宋朝

文人为何喜欢宋朝   曾经读过一些当代文人怀念宋朝的文章,表达出了愿意生活在宋朝的强烈愿望,那么,为什么文人都愿意回到宋朝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在历朝历代中,宋朝对读书人是最宽容的,所以才让读书人心向往之。 中国论文网 /5/view-7065657.htm   相对于动辄大兴“文字狱”的清朝,宋朝可谓是文人的天堂。在两宋时代,几乎没有“文字狱”,知识分子可以自由地上书言事、批评时政,尽管有时言论过激,但也不必担心因言获罪。为什么宋朝对知识分子这么宽容呢?这要从宋朝立国说起,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原是后周大将(禁军殿前都点检),后来依靠手中的军权,发动陈桥兵变,夺了柴家的江山,坐了天下,因此,赵匡胤对拥有兵权的武将特别不放心,处处提防,所以整个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处于文官的节制下。但赵匡胤对文人却很信任,他认为文人只是写写字、发发牢骚,手中没有兵,所以对政权构不成威胁。正因如此,赵匡胤在坐定天下以后,颁布了“祖宗家法”,据北宋叶梦得在《避暑漫抄》中记载,“祖宗家法”被刻于碑上,共三条,其中的第二条就是关于读书人的,内容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要子孙后代共同遵守。由此可见,宋朝统治者对知识分子宽容,是缘于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在祖宗之法不可违的封建时代,这样的规矩对子孙当然有着极强的约束力。   宋朝皇帝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并不是摆摆样子、做做表面文章,而是身体力行,把规定落实到了实处。王君玉在《国老谈苑》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回,赵匡胤设宴招待各位大臣,有一个叫王著的翰林学士,喝醉了,大吵大闹,赵匡胤便命人将他扶出去休息,但王著却不肯走,放声痛哭,左右的人硬把他搀扶出去了。第二天,有人就上奏赵匡胤,说:“王著逼宫门大恸,思念世宗”。意思是说,王著之所以大哭,是在思念周世宗(即柴荣,前朝皇帝)。在皇权专制的封建时代,这是个很大的罪名。可是,赵匡胤看到这份奏折后,却轻描淡写地说:“王著这个人,不过是一个酒徒,世宗在世时我就了解他。他只是一介书生,就是真的哭世宗,又能怎样呢?”王著因此捡了一条命,官还照当不误,可见宋朝对士大夫是真的很宽容。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宋朝皇帝对读书人的宽容,这件事发生在宋仁宗在位期间,当时,四川有一个年纪已经老大不小的书生,给成都太守献了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两句:“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认为这首诗的意思是煽动造反,便把这个书生抓了起来,押送到京城,交给皇帝惩治。仁宗仔细询问了案由,说:“此乃老秀才急于仕宦而为之,不足治也。可授以司户参军,不厘事务,处于远小郡。”意思是说,这个书生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没有当上官,着急了,不能因此就治他的罪,可以给他一个小官当!你看,仁宗皇帝多么仁爱,不但没追究这个书生的责任,还替他开脱,还给他安排了个工作,试想一下,如果换成雍正或乾隆那样的皇帝,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能导致血流成河、家破人亡,写出这样“反诗”的老秀才还活得了吗?   当然,宋朝也不是一个读书人没杀过,宋高宗时代,杀了一个读书人,此人就是学生领袖陈东。靖康之变后,赵构即位,起用李纲为宰相,负责抗金。但宋高宗不敢坚决抗金,对主张“直捣黄龙、迎回二帝”的李纲心怀忌惮,不久就罢免了李纲的职务,而且谋划南逃。太学生陈东便上书赵构,请求留下李纲;请求宋高宗亲征北伐,以迎回二帝;请求高宗回到东京,不要南逃;请求高宗罢免不图进取的黄潜善等人……此时,有一个叫欧阳澈的平民,也给高宗上书,内容和陈东大致相同,黄潜善就建议高宗将陈东和欧阳澈杀掉,以维护政局稳定,免得引起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宋高宗为一己之私,决定杀掉陈东等人,建炎元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八月二十五日,陈东与欧阳澈一起被杀,太祖赵匡胤定下的不杀读书人的“祖宗家法”被破坏了,陈东成了宋朝唯一一个因上书言事被杀的读书人。   虽然如此,但陈东的遭遇只是个案,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宋朝对知识分子是最宽容的,这也正是令读书人心向往之的原因所在。   (摘自《莆田侨乡时报》)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