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 12-3 油墨的粘弹特性 粘着性与印刷的关系 油墨的粘着性决定油墨的分离和转移性能,对印刷过程有直接影响。 粘着性过大,油墨分离时因阻力过大而造成油墨转移量过少及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印迹的墨量不足和墨色不匀等现象。 粘着性过大,油墨在印版(橡皮布)与纸张分离时产生的粘着力超过纸张的表面强度,则会引起纸张拉毛、分层剥落等现象。 粘着性过小,分离时墨丝回弹无力,印品网点扩大,造成图文不清晰。 油墨粘着性与印刷色序不匹配,会使湿叠湿的套色印刷油墨转移率下降,印品色相失真。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 概述 油墨的光学性质 是对油墨在承印物表面成膜干燥后,膜层的状态、品质及相应感观效果的描述;是由膜层对入射光的反射、透射和吸收能力决定的。 主要内容: 光泽度——取决于膜层的镜面反射能力 透明度——取决于膜层的透射能力 色彩特性——取决于油墨对各种光谱的吸收比例 相关因素: 颜料:结构、性质,颗粒度,分布状态,分散情况; 连结料:性质、颜色,油墨的渗透量、干燥速度; 承印材料:性能,印刷工艺过程的作用等。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 11-1 油墨膜层的光学性质 一、膜层的光泽 定义:指印品膜层表面对入射光产生镜面反射的程度。 影响因素: 流平性不佳,则膜层表面不光滑,光泽度下降; 油墨 渗透量过大,则墨层粉化,膜层无光泽; 干燥速度 太快会使油墨堆积,不平滑,光泽不良, 太慢引起粘脏,影响光泽; 纸张:平滑度、光泽度越高,则印品的光泽度越高。 测量: 油墨膜层光泽度的测量仪器、测试原理与纸张光泽度的测试相同,即适用光泽度仪即可实现。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 11-1 油墨膜层的光学性质 二、膜层的透明度(遮盖力) 光线照射到膜层表面,部分光线发生折射进入内部, 一部分透射出去,则透射光量越大表征了膜层的透明度越高; 一部分被吸收,则吸收光量越大表征了膜层的遮盖力越强。 油墨用途不同,要求的透明度不同: 用作打底油墨,要求遮盖力强,能将承印物的底色完全遮盖; 用作彩色印刷套印墨,要求透明度高,印品叠色后以减色法呈色。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 11-1 油墨膜层的光学性质 影响因素: 颜料本身的分子结构与结晶构造,决定颜料对光线的吸收情况,从而影响油墨的透明度; 颜料的颗粒:粒径越小,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能力越强,遮盖力越强,但有极限(1/2波长); 油墨中颜料的含量越高,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越大,透明度越低; 颜料与连结料折光率的差别:折光率越接近,透明度越高,折光率差别越大,遮盖力越强。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 11-1 油墨膜层的光学性质 三、膜层的颜色 印刷质量特征的决定性因素,是油墨极其重要的指标。 油墨的颜色由颜料决定,油墨工业使用的颜料与光谱色差距较大,由于吸收和反射的差异,不能制出纯正的三原色油墨,即油墨都存在一定的色偏和灰度。 油墨膜层颜色的评价指标(特性参数): 色强度:用RGB三色滤色片测得的最高反射密度值表示。 即:色强度= DH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 11-1 油墨膜层的光学性质 色相误差:用反射区域密度差与吸收区域密度差表示,描述油墨颜色偏差的指标。 即: 灰度(饱和度):用非吸收区域最小密度与吸收区域最大密度之比表示,灰度越小则纯度越高。 即: 色效率:指颜色对光的正确吸收和不正确吸收的百分比,是综合反映油墨选择性吸收和反射能力大小的参数。 即: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 11-1 油墨膜层的光学性质 色轮图 利用油墨颜色的四个特性参数值,根据GATF方法可以在色轮图上标出各色油墨的坐标。 色轮图可直观反映出三原色油墨的色相误差与灰度,可预测二次色、三次色的套印情况及三原色油墨可实现的全部色彩范围;范围越大,则油墨的呈色效率越高。 可通过油墨在色轮图上的分布情况对其颜色进行基本的评价。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 CMY三原色胶印墨的色轮图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 11-2 油墨的细度 细度——是指混合在连结料中颜料、填料等固体颗粒被分散的程度。 一、油墨细度对印刷的影响: 颜料颗粒太粗会引起毁版、堆墨、糊版或油墨沉降等故障;加网精度越高要求油墨的细度越细; 分散不良会使油墨不光滑、不流畅,甚至会影响色彩的强度。 201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 11-2 油墨的细度 二、细度的测量 仪器:刮板细度计,中间刻有由深至浅的凹槽,深度由50um到0。 方法:将0.5ml的油墨由刮刀将其完全充满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及维护技术PPT课件.pptx VIP
- 【中职】高教2023版 世界历史第2课 古代希腊罗马 PPT课件.pptx VIP
- DB32_T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Kaierda凯尔达 KC20机器人操作说明书.pdf VIP
-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课件.ppt VIP
- 锚固剂参数、规格与安装说明.doc VIP
- 2025年安徽省第七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粮油保管员赛项)备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_(粮油)仓储管理员备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最新锅炉工资格完整考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