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训练3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专心一志的意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指船和车)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忧恤黔首,朝夕不懈。……举错(同“措”)必当,莫不如画。
——选摘自始皇二十八年《琅琊刻石》
材料二 1973年8月5日,毛泽东作《读〈封建论〉,赠郭老》(注:指郭沫若)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哪些内容符合秦始皇的历史事实?
(2)材料二中的“焚坑事件”指的是什么?毛泽东在诗中认为“焚坑事件要商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第(1)问,先依据材料总结出秦始皇的事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符合历史事实的内容;第(2)问,实际考查对“焚坑事件”的评价问题,“要商量”是指毛泽东对郭沫若全面否定“焚坑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既要全面地分析,又要指出其危害,也要看到其对巩固统一的作用。
答案:(1)事实:勤于政务,富于实干;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建设水陆交通网道。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
(2)事件:焚书坑儒。理解:秦始皇镇压反对派,控制思想,手段野蛮残暴,是对文化的摧残,对政治生活也造成恶劣的影响;但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所以应辩证地看待这一历史事件。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材料二 康熙帝以儒学治国,于九年(1670)十月九日发布了著名的《圣谕十六条》。颁布全国要求切实遵照执行。康熙皇帝曾于内廷设立了南书房。入职南书房的官员多是才华出众的汉人,他们不仅辅导皇帝读书写字、讲求学业、时备顾问,还代拟谕旨、编辑典籍。
——《中华名人传记·康熙传》
材料三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运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请回答: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结论。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康熙帝治国措施的积极作用。
(2)材料三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比较容易;第二小问,实际分析康熙帝以儒学治国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对满洲封建化作用和缓和民族矛盾等角度回答。第(2)问,是开放性的习题,无论你肯定或否定都可以,关键是要能依据康熙帝的自我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理由。
答案:(1)史实:①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②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③册封(五世)班禅,密切与西藏关系。④反击沙俄侵略,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
积极作用:①以儒学治国,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速了满洲封建化。②笼络汉人,有利于缓解满汉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看法一:合理。康熙帝一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看法二:不合理。康熙帝作为封建统治者,其政策措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对内加强专制,对外轻视西方,未能紧跟世界潮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
3.克伦威尔和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代表人物,后人对他们的认识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这样,还能说克伦威尔是真正的革命者吗?他还能算是一个矛盾人物吗?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
材料二 在拿破仑统治区,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均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宗教自由……实行行政集中化并设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职的政府部门,以取代封建特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一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年轻的天才皇帝的敬慕。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作者评价克伦威尔的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备受德意志地区人们敬慕的原因。
(3)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在认识历史人物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煤炭行业电能质量产品应用杨维涛概要.ppt
- F硕士毕业论文周青教授培训会概要.ppt
- F招商方案概要.ppt
- G82螺纹切削循指令概要.ppt
- GameIntroduction概要.ppt
- gan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概要.ppt
- GaN及其应用宽禁带半导体概要.ppt
- gan无形的财产概要.ppt
- GastricMALTLymphoma胃MALT淋巴瘤概要.ppt
- GA遗传算法简介概要.ppt
- 《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new重点分析.doc
- 【施】平房扶贫施工组织设计中标_new重点分析.doc
-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新_new重点分析.doc
- 【实例】金辉员工任职资格评价与素质提升管理办法-8页_new重点分析.doc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_new重点分析.doc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重点分析.doc
- 【实例】某集团薪酬管理制度_new重点分析.doc
- 《太原市内农民工就业及工资待遇状况调查》的调查_new重点分析.doc
-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八)_new重点分析.doc
- 【世纪金榜】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热点强化训练(八)重点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