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首词与一泓水
一首词与一泓水
何述强,男,仫佬族,广西罗城人。在《散文天地》《小品文选刊》《广西文学》《岁月》《红豆》《三月三》《广西日报》《阳光之旅》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有多篇文章入选《散文选刊》《新世纪文学选刊》以及《2004中国精短美文100篇》《“年选大系”2003中国年度最佳幽默》《仫佬族20世纪文学作品选》等多种书籍。曾组织撰写《宜州历史人物》(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任执行主编。2004年10月,获河池市人民政府授予“河池市第三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同年同月,获《广西文学》杂志社颁发的“金嗓子第二届广西青年文学奖”。
中国论文网 /5/view-7117916.htm
那天,我是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入龙门水都的。大凡看到突如其来的水我都比较激动。水像大地的眼眸,在林中闪闪烁烁。水是神秘的,它像龙一样在大地山岭中出没,时潜时显,变化莫测。当我看到龙门水都那一泓浩荡的清水时,内心的赞叹自不必说。
当时我在微博上写了一条:“今日游邕州郊外龙门水都。不意此山之中,竟有此碧波一泓。天地之间,含蕴无穷。出门三步水,登岭万木春。听湖上鸟语,浴清风徐徐,看枝头新叶摇曳,直有偷得浮生半日闲之畅意。”后来我才知道,三步水不仅是水都的一处楼堂,也是一个古老的地名。那个地方,以前就叫三步水。曾听闻十步有芳草的说法,今见三步水,觉得十分奇妙。
后来我有幸结识了龙门水都的董事长苏受吉先生。从见面伊始,我就发现他对地方文化和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这跟我接触到的一些高校教授、文化界人士多么不同。那些人对什么都不太有兴趣,更不用说地方文化和历史了。苏先生跟我说宋代南宁太守苏缄抵抗外敌坚守南宁城,城破后全家老少三十六人投火的悲壮史事。看得出来,这一段史事在他心中是有激荡的。而且,很容易感染他人。他还跟我说到苏缄的叔叔,科学家苏颂,对于苏家的历史,他如数家珍,令我十分钦佩。
再次接触到苏受吉先生是在城内一个茶馆。偶然间我们谈到诗词。我原来以为苏先生只关注历史,这回我发现我错了。苏先生同样关注文学。苏先生说张孝祥有一首词非常好,刚好我也喜欢那首词,于是我们就一同背起那首词,你一句我一语,好不快乐!“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看到这样的情景,我这才幡然醒悟,原来龙门水都的那一泓清水早就收藏在苏先生的意念之中,他斥巨资开发龙门水都,原来是跟内心的一首词有关。有怎样的词,便有怎样的风景。我知道,在这滔滔浊世之中,许多人已丢失内心的那首词。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过一首词。他们不知道古人曾经有过什么襟怀。古人的确不像今人这么贪婪,只注重肉身的享受,古人更重视精神的提升。
北宋广西经略使余靖在广西宜州南山留下一首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他用草书书写在崖壁上,诗书俱佳,高标超脱,野逸之风跃然。他的情怀,跟后来来到广西为官的张孝祥很相似。张孝祥的职位也是广西经略使。余靖晚风之中听笛,卧月明,离开广西后,曾说过“为帅十年,不取南海一物”。张孝祥从洞庭的水波和澄澈的月光中回忆广西的岁月:“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封建社会的官吏竟然如此寄情山水,清廉为民,能不令人长叹!
再次进入龙门水都是跟几个诗人文友。因为都是写作者,纯真的状态一经山水诱发便欢呼雀跃。这一次非常荣幸坐船游龙门水都。“着我扁舟一叶。”湖上有微风扑来。愈往深处,原生态的景观愈呈现。水边岭上的植物构成复杂,一种未加修剪的丰富性,这样的植被,很自然地氤氲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流岚,这跟人工种植的树木很不同。人工林没有天然的雾气保护。我曾把这层雾气比喻为上帝的“保护膜”。
我甚至觉得,艺术的天才,身上也有一层未被开发的雾气。好像身上总有一部分还没有睡醒一样。这种未清醒的状态,外化为一股蒙昧的气质,洋溢在艺术家的眉宇之间。这一不小心就遭到嘲讽的蒙昧,却是艺术的沃土,是星月的故乡。太清醒太精明,便会失去这层保护,沦落为某类政客、商贾或且教授。龙门水都原生态植被包裹着的薄雾让我再一次思考艺术家身上应该保留的东西。人其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分子,人不能离开大自然,人要获得艺术灵光的青睐,得保有一份天真未琢,一份混沌初开。
船上细雨微风令人心旷神怡。不时有野鱼跃出水面,让我想起古人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岸边鸟鸣得欢,听起来很清澈轻盈。船工说,天晴时鸟鸣更多。今天有点微雨,鸟的数量明显减少。飞在天上的,和在地里走的,发出的声音很不一样。地洞里的声音重浊,怎么听都有一股怨毒气。地洞里的会晤,也是冷嘲热讽。我们还不时看到小巧玲珑的野鸭子在水面奔跑,激起的水花呈一条直线,速度非常快,跑一阵又潜入水中。这种水面奔跑的技术,在那些我们称为鸭子的身上,显然已经退化。
从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