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诗化语言风格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诗化语言风格
摘 要:在萧红小说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把“散文化”视作萧红小说的基本美学风格。其代表作《呼兰河传》凝结了萧红多种文体写作经验和多种艺术技法,细品就会发现,“散文化”特征并非其小说最本质的属性,而是其诗化的语言风格,以及渗透在其作品中的悲剧力量,将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童话融于一体;将写实与写意、象征与暗示、反讽与幽默融为一炉,使之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个案。
关键词:呼兰河传;诗化小说;悲美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主题风格的形象写照。当时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灾难性和艰巨性给人以危机感和焦灼感,也无法避免地改变了作家对于自我和外界的认识。萧红文学的起点和终点,正连接在那个时代的两件大事上:“九”事变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然而,在表现时代性主题的同时,萧红始终立足于其独特的审美感受,以童稚般的诗化语言,叙写下一个个悲伤却美丽的故事。
一
年轻的萧红颠沛流离、孤苦无依,短暂的一生“尽遭白眼冷遇”,这种个人经历加剧了她对困苦的理解和人生忧患的体悟,因此笔下的人物也大多都是满含悲伤的故事,但她写自我却能超越自我,不仅仅局限在自艾自怜中,而是以成人的笔态,冷静地观照自己熟悉的环境,描述中潜藏着她个人对民族、对人性和人类生存的一种通达却无可奈何的感慨。因此,萧红的小说在“不象小说”之外,却有比“象一部小说”更诱人更令人回味的特质――诗意之美。
萧红对诗意的追求,使她的小说创作有着强烈的抒情意味。《呼兰河传》中的冯磨馆一家,数九天屋里竟然结了冰,新生的孩子没有衣服穿,只能盖着面袋睡觉。当作品中的那个“我”看到这一切时,只觉得好玩,“我想那磨房的温度在零度以下,岂不是等于露天地了吗?这真是笑话,房子和露天地一样。我越想越可笑,也就越高兴。”而读者读到这里决不会像“我”一样高兴,相反起到了一种间离的效果,而感到无可遏制的悲伤,进而更加深了作品凄清哀婉的气氛,使小说犹如一首节奏徐缓、格调沉郁、感情悲怆的抒情诗,在她的小说中每每我们都可以发现有一个作为抒情主体的“诗魂”的自我形象存在,这个自我形象就是作家命薄才高,心秀眼慧的诗化体,她通过真诚地抒发自己感情,使接受对象在超越审美心理的障碍和隔膜之中,体验社会的悲剧、生命的哲理和诗人的灵性。
二
(一)诗之纯粹
凡有成就的作家,大多用心灵的体悟和天才进行创作。他们力图表现的审美对象,必定是其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中最纯粹最本真的东西。“诗”与“真”分不开,好诗都是“真情”的流露。明初李贽的“童心说”中云:“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萧红的文学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儿童情结”。儿童情结主要建立在童年体验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童年记忆的牢固性、永久性的基础上的。“儿童情结”所蕴含的能量和情感的积淀,足以影响和制约着萧红的创作面貌。
小说采用儿童视角一叙述视角的设定,与创作《呼兰河传》的构思实际上是和谐一致的。萧红在《呼兰河传》结尾写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为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既然如此,以孩子的视角去描写童年的记忆顷刻,故乡的寻常巷陌之事便理所当然了。萧红在创作中乐于用儿童视角,从作家个人方面说,是因为她在心理上与儿童有想通之处。儿童视角的特点是“遭遇型”的,因为儿童的生活就是“遭遇式”的、无规划的,这恰恰符合萧红本人生活的境遇,也正因如此,儿童视角具有直接性、随意性、间断性与偶然性,这便导致被看的对象呈现出原始、鲜活、本真的面貌。
《呼兰河传》中,作者不断用孩子的眼睛让你看到一个纯净、透明、真实的世界,也使得这部小说成了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谣。最出色的是“火烧云”一节: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的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了金猪了,他刚想说:
“他妈的,你们也变了……”
他的旁边走来了一个乘凉的人,那人说:
“你老人家必高寿,你老是金胡子了。”
通过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小白猪、老头的胡子等,写出了火烧云色彩的变换。再看火烧云的形态:
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
……
又找到了一个大狮子,和娘娘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的,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的蹲着,很威武的,很镇静地蹲着,它表示着藐视一切的样子,似乎连什么也不睬……
由于儿童视角的采用与萧红个性心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