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贫困问题和社会发展.ppt
城镇贫困 城镇贫困发生率既受到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也与人口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 城镇贫困 相对于人口结构而言,经济结构的转变对城镇贫困带来的冲击更加直接和强烈。 * (一)旧的贫困问题已经获得缓解 80年代以后,土地承包责任制激发积极性,条件较好地区迅速改变贫困面貌;大规模的扶贫,使一些地区逐步摆脱普遍性的绝对贫困状态。 * 二、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分析 1、区域贫困问题已基本获得解决 区域贫困已经由中国贫困问题的主要方面,退居到与阶层贫困并重甚至处于阶层贫困问题之后。 * 2、普遍性的极端贫困状态已成历史 改革开放前,占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普遍处于贫困状态,30.7%极端贫困。 目前,普遍性的极端贫困状态已经改变,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进入小康乃至富裕阶层。 * (二)新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 * 1、贫困人口的数量规模仍很大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2004年1美元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为1.28亿,占总人口9.99%。 2美元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数为4.52亿,占总人口34.89%。 * 2、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仍很深刻 中国农村的贫困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竟高达85%左右。 而国际标准是60%以上即为贫困。 * (三)贫困问题的结构较为独特 现阶段的贫困问题,与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个国家相比,在结构上是相当独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极端贫困、一般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 贫困演变一般要经过从极端贫困,到一般贫困,到相对贫困三个阶段。 而我国目前是三种贫困现象并存,但此消彼长的格局。 * 2、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 尽管区域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部分老少边穷地区仍然处于普遍性贫困状态,中国的区域贫困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城乡社会又普遍存在着阶层贫困问题,两者并存,但又此消彼长。 * 3、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并存 与教育程度低相对应,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普遍较为封闭、保守和落后。 现阶段的贫困问题确实是一种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并存的现象。 * 4、贫困问题的致因趋向复杂化 旧的致贫因素在不断弱化,新的致贫因素在不断出现并得到强化,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带来了城乡居民的贫富分化。 * 二、中国反贫困战略 * (一)中国农村反贫困 制度性扶贫战略: 1984《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 1994《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6《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 1999《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 * 中国农村反贫困 扶贫战略: 特征: 致力于开发性扶贫 按区域作为单位和对象 多渠道筹集资金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动员社会力量 * (二)中国城市反贫困 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贫困问题逐渐显露,并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城市下岗工人大量出现以后,城市贫困问题急剧恶化。 * 1、两个确保 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 2、最低生活保障 开始于1993年上海试点,1999年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并立即实施。 * 3、社区公共服务 发挥社区对贫困居民的管理作用 形成从事社区公益活动和劳动的生力军 满足下岗失业职工情绪精神的需求 促进贫困居民的社会参与和社会整合 * 第五节 贫困问题与社会发展 对贫困地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经过了早期单纯注重物质资本的投入拓宽到人力资本倾斜,再过渡到综合反贫困的社会发展战略。 * 一、反贫困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 早期有关反贫困的社会发展理论重视资本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1943,罗森斯坦-罗丹,提出平衡增长理论。 * 与平衡增长理论相反,另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应该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 基于三方面的原因: * 舒尔茨提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富或资本存量多寡。 舒尔茨特别强调教育投资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 * 缪尔达尔在分析论证发展中贫困的“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一套从经济、政治、文化乃至上层建筑等层面的反贫困战略。 提出必须进行土地改革、教育改革、权力关系改革。 * 反贫困社会发展理论对于中国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实施旨在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反贫困战略。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二、贫困与社会发展的悖论 一方面是高度发达的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所造就的富裕社会,另一方面却是无处不在、甚至极度的社会贫困,构成人类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 * 对悖论解释的尝试 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来解释 从制度的角度来解释 * 贫困现象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本身缺陷所致,它包括社会在经济制度、社会结构、文化和政策等方面的不合理因素。 * 思考题 1、贫困主要表现为哪几种主要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4树与森林的表示与遍历.ppt
- 14植物生理生化试卷.doc
- 1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ppt
- 15年八大流行语细说LED圈内事儿.pptx
- 16刚结构的制造与安装.doc
- 16嵌入式硬盘录像机.doc
- 17.5_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多课时).ppt
- 17作文亮点全套解析课件.ppt
- 17远离毒品关爱生命.doc
- 18母线电压互感器柜熔断丝.doc
-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 第16课《白杨礼赞》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202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变异.pptx
-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ppt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新闻概括题.pptx
- 第6课《我看》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21课《人民英雄永存不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广西河池罗城特聘农机技术指导员的(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