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蛔虫、鞭虫、钩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蛔虫、鞭虫、钩虫.ppt

十二指肠钩虫背辐肋 美洲钩虫背辐肋 钩虫卵 大小 形状 颜色 卵壳 内容物 其他 中等大小 椭圆形 无色透明 4~8个卵细胞 极薄 卵壳与卵细胞 间有透明间隙 卵细胞 透明间隙 卵壳 虫卵 二 生 活 史 成虫 (小肠) 卵 随粪入土 潮湿、荫蔽、O2充足 25~30。C 杆状蚴 经皮肤、体内移行、2次蜕皮、5~7周 2次蜕皮 丝状蚴 (感染期幼虫) 迁延移行 二 、生活史 录像 侵入皮肤小V、小L 右心 肺 肺泡 咽 支气管 气管 食管 胃 小肠(蜕皮2次) 钩蚴的体内移行 录像 生活史的特点: 1、寄生部位: 2、感染期: 3、感染途径: 4、感染方式: 5、迁延移行: 6、丝状蚴特性: 7、转续宿主: 小肠 丝状蚴 皮肤、口、胎盘、乳汁等 接触泥土、生食蔬菜和转续宿主肉类、母婴传播等 向温性、向触性 猪、犬、灵猫等 录 像 1、幼虫致病 2、成虫致病 三、致病(pathogenesis) 钩蚴性皮炎 “粪毒” 钩蚴性肺炎 哮喘 腹泻和异嗜症 贫血 消化道出血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婴儿钩虫病 1、边吸血边排血; 2、咬附部位渗血; 3、更换咬附位置,原伤口仍渗血; 4、虫体活动造成组织、血管损伤引起失血。 四、诊断(diagnosis) 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钩蚴培养法 优点 缺点 简便易行 易漏诊 检出率高, 可鉴定虫种 费时 检出率高, 较常用 稍费时 五、流行与防治   (Endemity and Prevention) 1.种植蔬菜与经济作物地区 2.用新鲜粪便施肥 3.种植时手脚接触泥土的机会多 五、流行与防治   (Endemity and Prevention) 录像 1、被钩蚴污染的尿布; 2、睡沙袋、穿“土裤子”; 3、经胎盘感染; 4、经乳汁感染; 控制传染源 a).治疗钩蚴性皮炎:用左旋咪唑或15% b).治疗钩虫病:首选肠虫清(阿苯达唑) 联合用药,如:甲苯咪唑+噻嘧啶 噻嘧啶+左旋咪唑 粪便无害化处理 个人防护 噻苯咪唑软膏涂擦. 蛔虫的感染阶段是:  受精卵(含一个卵细胞)  感染性虫卵  未受精卵  脱蛋白质膜受精卵 √ 蛔虫的流行与蛔虫的: 未受精卵有关 受精卵与未受精卵都有关 受精卵无关 受精卵有关 √ 蛔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  受精卵  未受精卵  感染性虫卵  成虫 √ 1、钩虫幼虫在体内移行经过肺部引起哮喘是属于幼虫移行症。(  ) 2、蛲虫卵刚排出即对人体有感染能力(  ) 3、肠道寄生虫均可通过粪便查到病原体而组织寄生虫则不能。(  ) 1、钩虫感染人体的主要方式及途径是: 2. 经口感染 3. 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 4. 经胎盘感染 5. 自体感染 1. 经皮肤感染 √ 2、俗称的“粪毒”是指:  1.昆虫性皮炎  2.尾蚴性皮炎 3.丹毒样皮炎 4.钩蚴性皮炎 5.丝虫引起的“流火” √ 3、钩虫排离人体阶段和感染阶段分别是: 1.虫卵和杆状蚴 2.虫卵和丝状蚴 3.杆状蚴和丝状蚴 4.含蚴卵和微丝蚴 5.微丝蚴和丝状蚴 √ 4、经口吃入感染期虫卵,可引起: 1.蛔虫病 2.鞭虫病 3.旋毛虫病 4.钩虫病 5.蛲虫病 √ √ √ 8、关于蛲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生活史简单 2.感染率儿童高于成人,城市高于农村 3.生活史属间接型 4.带虫者和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5.感染方式主要是人群中的间接接触和肛门  -手-口直接感染 √ * * * * * * * * * Ascaris Lumbricoides P172 Ascaris Lumbricoides Ascaris lumbricoides , common saying “round worm of man”, is the largest of the intestinal nematodes parasitizing humans. It is the most common worm found in human. It is worldwide in distribution and most prevalent through out the tropics, sub-tropics and more prevalent in the countryside than in the city 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 ♂ 一、形态 成虫 活体 20~35cm 15~31cm 蛔虫唇 瓣扫描电镜图 受精卵 未受精卵 脱蛋白质膜受精卵 虫卵 蛋白质膜 卵壳 卵细胞 新月形间隙 卵黄颗粒 成虫 (小肠) 卵 随粪入土 潮湿、荫蔽、O2

文档评论(0)

mghkfg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