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中文综述
摘要:生物化学式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边缘学科。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从早期对生物总体组成的研究,进展到对各种组织和细胞成分的精确分析。
关键词: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分子化学
1.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
作为一切生命活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蛋白质参与到了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作为遗传物质的表达产物,紧跟遗传物质之后介绍体现了二者的紧密关系。
1.1氨基酸
每一个氨基酸都有一个α-羧基和一个一级α-氨基(除了脯氨酸有一个仲胺氨基之外)。
在生理pH时,α-羧基解离,形成带负电荷的羧基盐离子(-COO-),而氨基质子化(-NH3+)。每个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都结合有一种侧链(共20种),这个侧链的化学性质决定了一个氨基酸在蛋白质中的功能 ,也提供氨基酸分类的基础。氨基酸由此分为非极性、无电荷性、酸性和碱性的氨基酸。
所有的游离氨基酸加上肽链中的带电氨基酸都能够产生缓冲作用。一种溶液的pH与一个弱酸(HA)及它的共轭碱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表示。缓冲可发生于pKa±1pH单位的范围内,当pH=pKa即[A-]=[HA]时,缓冲达到最大。每一氨基酸的α-碳原子(除了甘氨酸)都有4个不同的化学基团,所以是一个手性或旋光性的碳原子。在人体合成蛋白质中只有L型的氨基酸。
1.2蛋白质的结构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由肽键相连,在氨基酸线性序列中,含有蛋白质分子形成独特三维结构所需的消息。
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通过四个层次来分析,这四个层次称之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通过肽键共价结合,肽键是这个氨基酸的α-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形成的酰胺键。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成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不会随机形成一个三维结构,通常是线性序列中彼此位置相接近的氨基酸形成有规律的排列,这些排列称为多肽的二级结构,常见有α螺旋、β片层和β玩去(β转角);多肽链的一级结构决定了它的三级结构,“三级”指的是结构域的折叠和结构域在多肽中的最终排列;许多蛋白质是由一条多肽链构成,称之为单体蛋白质,另一些蛋白质是由两条或更多条结构或完全无关的多肽链组成,这些多肽亚基的排列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变性导致蛋白质去折叠和结构无序化,变性并不伴有肽键的水解,变性有时可以逆转,但大多数是不可逆的。
1.3球状蛋白
球状血红素蛋白是一组含有以血红素为紧密结合辅基的特殊蛋白。血红素基团的作用取决于血红素蛋白三维结构造成的环境。例如,细胞色素的血红素基团作为电子携带者,功能随其氧化和还原的状态而变化。相比之下,过氧化氢酶的血红素基团是催化过氧化氢降解的酶的活性部分。在人体两种最丰富的血红素蛋白——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血红素基团的作用是可逆地结合氧。
1.4纤维状蛋白
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是常见的、性质明确的、在体内有结构性作用的纤维状细胞外基质蛋白。胶原蛋白分子富含脯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后者出现于一级结构的每一个第三位上。胶原蛋白也含有羟脯氨酸、羟赖氨酸和糖基化的羟赖氨酸,他们是经翻译后修饰形成的。胶原蛋白分子通常形成含有长的、僵硬的、三股螺旋结构的原纤维,三条胶原蛋白多肽链以索样超螺旋相互缠绕(三螺旋)。其他类型胶原蛋白形成网状的网络。弹性蛋白是一种具橡胶养性质的结缔组织蛋白,存在于某些组织(如肺)。α1-抗胰蛋白酶(α1-AT)主要由肝脏产生,也可以由其他组织(如单核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产生,它可防止肺泡壁弹性蛋白的降解。α1-AT的缺陷能引起肺气肿,在某些病例也可导致肝硬化。
1.5酶
酶是通过降低过渡态能量而增加化学反应速率的蛋白质催化剂。在它们所催化的反应中,酶未被消耗。酶催化反应是高效的、具有特异性的。
酶分子含有一个特殊的称之为活性部位的口袋或裂隙。活性部位含有参与底物结合和催化作用的氨基酸侧链。活性部位结合底物,形成酶-底物(ES)复合物。结合引起酶构象的改变(诱导契合),使之可进行催化反应。ES转化为酶-产物(EP)复合物,最终解离为酶和产物。通常情况下,细胞中的酶通过提高低活化自由能的替代反应途径,加速反应进程。酶不能改变反应物或产物的自由能,因而不会改变化学平衡。大多数酶表现为米-曼动力学,以初始反应速率(V0)对底物浓度([S])作图,显示为相似于肌红蛋白氧解离曲线的双曲线形。
米-曼方程:米-曼方程表述了反应速率如何随底物浓度而变化。
V0=(Vmax[S])/(Km=[S]) ,其中V0为初始反应速率,Vmax为最大反应速率,Km为米氏常数,[S]为底物浓度。
任何能够减弱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底物均称为抑制剂。两种最常见的可逆性抑制类型是竞争性抑制(增加表观Km)和非竞争性抑制(降低表观Vm)。具有竞争性抑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