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050204下分层巷道过应力集中区支护技.doc
                    下分层巷道过应力集中区支护技术
刁明富   徐国建   陈丁河
【肥城矿业(集团)公司陶阳煤矿】
摘  要  介绍陶阳煤矿在分层开采下分层巷道掘进通过应力集中区的支护经验,对类似高应力巷道支护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下分层 应力集中区 支护
1  概 况
陶阳煤矿3层煤厚3.5m,采用高档普采分层开采,上分层采高1.8m,下分层采高1.7m。在上分层开采过程中,由于断层等因素工作面内局部留设煤柱。由于煤柱四周上分层已经回采,煤柱成为上分层采空区内的孤岛,形成应力集中区。下分层掘进巷道通过应力集中区时,由于地压大,围岩破碎,巷道变形严重,钢棚变形、棚腿挤出,导致掉顶甚至顶板冒落。
2  原支护方式及存在问题
原掘进工作面过应力集中区采用梯形钢棚支护。11#工字钢棚的棚梁开口为2.0m,腿长2.2m,棚距0.6m,棚腿扎角175mm/m。顶部用6条小杆背顶,两帮各用两条小杆背帮。巷道净高2.0m、净宽2.0m,净断面积4.7m2;毛断面高2.2m、宽2.4m、断面积6.1m2。
采用钢棚支护后,由于地压大,支架的支撑力不足以与之相抗衡,巷道变形严重,不能满足通风、行人和运输的需要,影响了安全生产,巷道扩修维护工作量大。巷道在服务年限内一般要重复扩修3~4次,甚至前掘后修,造成人工和材料浪费,生产成本升高。
3  支护对策及其实施
3.1  应力集中区围岩变形特点与支护要求
巷道围岩变形区域分为松动区和压力区。巷道围岩表层是松动区,易片帮但易维护。而压力区是传递顶板及两帮压力的区域,支架挤压变形的压力来自于此。特别是深部矿压较大时,要靠支架支撑而不使围岩变形是不可能的,只能用柔性较好的结构支护,及时控制表层松动区使岩体不脱落。
软岩巷道掘出后围岩岩压力集中使围岩强度降低,并逐渐使巷道两帮围岩表层松动区破裂,导致破裂带向围岩深部发展,使松动区围岩先失去自承能力,直到冒落片帮,加大了松动区的范围。因此要求及时对围岩实施支护,防止松动区扩大,即施工中支护要紧跟迎头,要及时护帮。
软岩巷道围岩具有膨胀性,特别是深部矿压通过巷道两帮传递到底板,使巷道底板变形臌起。因此还要及时落底,保持巷道的有效断面。
3.2  支护改革方案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所选择的支护方式要能满足上述要求,为此确定巷道断面为梯形或者矩形,采用锚杆与架棚联合支护方式。两帮布置锚杆以减少松动区的破裂和延展,进而控制压力区的发展和围岩变形。锚杆与金属支架联合支护使整个支护结构既有较高的强度,又有较大的缓压空间。锚杆加固允许围岩发生一定的变形,减小应力集中;支架再对围岩加强支护,控制围岩变形。
3.3  具体实施
3406工作面的走向长750m,倾斜长120m。上分层工作面于2年前回采完毕。该工作面材料道和运煤机道均有近80m的应力集中区,标高在-574~-580m。工作面南部的3404工作面下分层于3年前回采完毕,北部为3408上分层实炭区。巷道顶、底板均为粉砂岩,裂隙发育,遇水膨胀。应力集中区内有一条落差3.5m的东升西降正断层,从而导致顶板破碎,压力显现较其他地方强烈。
3.3.1  加大巷道断面,满足生产需要
巷道原设计断面小,变形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将棚梁开口由2.0m改为2.4m,棚腿长2.2m,将净断面积扩大至5.5m2,以保证巷道变形后仍能满足生产需要。
3.3.2  改进支护技术,减少巷道变形
针对巷道因受侧压大而造成棚腿挤出这一状况,在棚腿底部焊垫板,在上部两侧焊挡板,以减少棚梁位移和变形。两帮采用离壁支护,并在棚档内安设锚杆。锚杆采用直径18mm、长2000mm的螺纹钢等强锚杆,托盘采用厚8mm的钢板冲压制成。锚杆间排距均在600~800mm之间。树脂锚固剂卷采用K2535型,每根锚杆用3卷,锚固力不小于80kN。两帮各离壁200mm,棚档内各安设3根树脂锚杆,竖挂钢筋梯,锚杆横向间压牢竹笆。
采用螺纹钢等强锚杆准全长锚固并配以高强度钢托盘、木托盘支护,具有一定的刚性、一定的预应力和较强的柔性让压作用,使围岩能及时得到控制,增强围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巷道变形。经现场检测,每天的两帮移近量由原来的25mm减少至5mm,有效地控制了巷道的变形。
4  施工的几点体会
由于施工中围岩压力大,巷道易片帮,若支护不及时容易造成巷道成形差,两帮超宽,因此两帮锚杆安设必须紧跟迎头。锚杆托盘要紧贴岩面,使锚杆预应力达到规定要求。
只有棚腿与巷道两帮各留一定间隙,煤壁挤压力才作用不到棚腿上,钢棚变形量就小。因此迎头钻炮眼时,要掌握好两帮的炮眼角度,以保证两帮成形好并使棚架安装完毕后存有适当的离壁空间。
必须经常检查成巷巷道的支护状况,发现有煤壁挤压棚腿的现象时要及时开帮卸压,防止钢棚受力变形。
由于巷道施工前围岩已经破碎,施工中要逐架掘支,缩短棚距,放炮后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