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黄的、发光的 宝贵的金子 只这一点点儿 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 丑的变成美的 卑贱的变成尊贵的 老人变成少年 懦夫变成勇士 英·莎士比亚 * *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导语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1850-1893) 法国作家。 生于没落贵族家庭。自幼酷爱文学,七十年代刻苦学习写作,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轰动法国文坛,是作者的最佳作。长篇小说中最出色的是《一生》和《俊友》。短篇小说《家人》、《两个朋友》、《项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通过人物语言、行动、 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根据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变化来揭示深刻的主题。 学习目标 给加点的字注音: 拮据 煞白 撬开 牡蛎 褴 褛 栈桥 检查预习: 解释词语: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褴褛:(衣服)破烂。 张皇:惊慌,慌张。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 请用直线画出描写于勒的语句。并以“他是一个_______的人”的形式说话。 归纳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4)故事的开端, 盼望于勒。 第二部分:(5-19)故事的发展, 夸赞于勒。 第三部分:(20-47)故事的高潮, 巧遇于勒。 第四部分:(48-49)故事的结局, 躲避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好心的于勒。 于勒来信说 赚了钱,并 且要陪偿损 失 发现衣衫褴褛的 卖牡蛎的年老水 手象于勒 船长证实卖 牡蛎的穷水 手叫于勒 菲利普 夫妇 赞 盼 躲 遇 体会匠心构思 1.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写于勒,而是写他们一家星期天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这样叙述是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于勒是谁,他在哪里,为什么菲利普一家都急切盼望他回来,从而使情节发展更有吸引力。 2.文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方法交代的?这部分内容对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插叙。介绍于勒的经历,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3.写二姐婚事的成功,全家决定举行婚礼之后到哲尔赛岛旅行,这与整个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 二姐婚事的成功,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从而创造遇见于勒的机会,把故事引入对中心事件的叙述。 4.安排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样一个细节,作用是什么? 这一细节牵动了菲利普的虚荣,使他也产生了请家人吃牡蛎的念头。而由此才使菲利普与于勒进一步接近,并终于认出了于勒,使情节发展急转而下,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品细节 1.找出“盼”的主要细节 ,为什么他们热切的盼望于勒归来? 示例:“永不变更的话”“挥手帕”“拟计划”“赶到美洲”等。 目的:因为家庭生活十分拮据,样样都要节省,而于勒在美洲发了财,盼望早日归来过上幸福的生活。 实质:在菲利普夫妇心中,亲弟弟不过是金钱的化身。 2.找出“避”的主要细节 ,当真的遇见时,他们反而不认,又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示例:“暴怒”“躲避” 明确:直接原因菲利普夫妇只认钱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点拨:说明他们的希望不过是个虚幻的肥皂泡而已,是一场欺骗自己的白日梦。 重点研讨 1.本文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现在。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那短短的一瞬。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件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 小说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2.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可否改为《于勒》或《我的父母》或《菲利普夫妇》等等?为什么? 理解“我”对于勒的感情,区别于“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感情,以及“我”、菲利普夫妇、于勒在文章中的作用。 3.“我”在小说中有怎样的表现?是怎样的形象? 我对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不受父母的影响,仔细观察叔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