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祛湿药与祛湿剂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祛湿药与祛湿剂 祛湿药与祛湿剂 (一)祛湿药 (1)化湿燥湿药 (2)淡渗利湿药 (3)清热利湿药 (二)祛湿剂 祛湿药---概论 含义:凡具有祛湿功效,治疗体内水湿停留的药物,称为祛湿药。 分三类: 化湿燥湿药、淡渗利湿药、清热利湿药。  (一)化湿燥湿药 概论 一、含义:凡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 二、性能与功效,适应证 性味:辛、温,芳香且燥。 归经:主要归脾、胃经,有的可归肺、肾经。 功效: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脾醒胃。 部分药还兼有解暑、辟秽、开窍、截疟等作用。 概论 适应证:湿困脾胃证(又称湿浊中阻或湿阻中焦)  教学要求 掌握:广藿香、苍术 熟悉:厚朴、砂仁、白豆蔻 了解:佩兰、草果 藿香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 效: 化湿解暑 ,和中止呕,解表。 应 用: 1、湿阻中焦证 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不换金正气散。 2.呕吐。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如藿香半夏汤;湿热呕吐,配黄连、竹茹等; 3.暑湿证。 配紫苏、厚朴-----等,如藿香正气散; 用法用量:5~10g。鲜品加倍。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不宜用。 苍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 效:燥湿健脾,祛风除湿,散寒解表,养肝明目 应用: 1.湿阻中焦证。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如平胃散。 2.风湿痹证。痹证湿胜者尤宜,可与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同用,如薏苡仁汤。 3.风寒挟湿表证。以风寒表证挟湿者最为适宜。常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如神术散。 用法用量:水煎, 5~10g。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2)淡渗利湿药 概述 一、含义: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 教学要求 掌握:茯苓 熟悉:猪苓、薏苡仁 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 【应用】 1.各种水肿。寒热虚实均可应用。 2. 脾虚诸证。 3.心悸,失眠。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 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远志、龙齿同用,如安神定志丸。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 猪 苓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 效】 利水渗湿。 【应 用】 脾虚水肿,小便不利:与茯苓、泽泻、白术同用,如四苓散。 水湿泄泻:配苍术、厚朴、茯苓等,如胃苓汤。 阴虚有热小便不利:配泽泻、滑石、阿胶等,如猪苓汤。 【用法用量】 煎服,6~12 g。 【使用注意】 无水湿者忌用。 (3)清热利湿药 概述 凡具有清泄湿热或清热利湿退黄为主要作用,治疗湿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利湿药。 主要用于湿热黄疸、湿疮痈肿、热淋、血淋等证。 教学要求 掌握:茵陈、金钱草、车前子 熟悉:木通、滑石 茵陈蒿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 效】 利湿退黄,除湿止痒。 【应 用】 1.黄疸。 阳黄:-----如茵陈蒿汤。 阴黄:------如茵陈四逆汤。 2.湿疮瘙痒。可与黄柏、苦参、地肤子等同用。也可单味煎汤外洗。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木 通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 效】 清热利湿,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应 用】 1.湿热淋证---常与萹蓄、瞿麦等配伍,如八正散。 2.心火上炎-------如导赤散。 3.经闭乳少----治产后乳汁不通,乳少者可与王不留行、穿山甲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6g。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金钱草 金钱草 【性味归经】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湿,排石退黄,解毒消肿 【应用】 1. 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蒿,栀子、虎杖等同用。? 2.石淋,热淋。 石淋,可单用大剂量金钱草煎汤代茶饮。 热淋,常与车前子、萹蓄等同用;配伍茵陈、大黄、郁金等同用,如利胆排石片。疮、毒蛇咬伤。 3.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车 前 子 车 前 子 【性能】甘,微寒。归肾、肝、肺经。 【功效】清热利湿,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应用】 1.淋证,水肿。----如八正散。 2. 湿胜泄泻。小便不利之水泻,可单用本品研末,米饮送服;若属脾虚湿胜泄泻,可配白术同用; 3.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 肝热目赤涩痛,多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 车 前 子 4.痰热咳嗽。与瓜蒌、浙贝母、枇杷叶等清肺化痰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