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迟眼蕈蚊精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虫生理生态及IPM实验室         韭菜迟眼蕈蚊 姓名:李梦瑶 学号:20159130687 一 二 防治方法 三 致谢 目录 韭菜迟眼蕈蚊简介 一、韭菜迟眼蕈蚊简介 韭菜迟眼蕈蚊 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俗称韭蛆,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 (一)分类地位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小,细长,黑褐色,体形似蚊子,雄虫体长2.33~2.70mm,雌虫为3.25~3.90mm;翅展约5毫米。复眼黑色、半球形且在头顶成细“眼桥”,单眼3个。触角丝状,16节,足细长,褐色,胫节末端有刺2根。前翅淡烟色,缘脉及亚前缘脉较粗,后翅退化为平衡棒。雄虫略瘦小,腹部较细长,末端有一对抱握器,雌虫腹末粗大,有分两节的尾须。 成虫 雌成虫 雄成虫 (二)形态特征 卵:初产时为椭圆形,以后逐渐膨大为近圆形,一端略尖,乳白色,0.24毫米×0.17毫米。 卵 (二)形态特征 3日卵 幼虫:共4龄。体细长,头漆黑色、坚硬,口器发达,上胯宽短。胴部乳白色,半透明,透过胴部体壁可其消化道。老熟时体长5~7毫米,无足。 4日卵—1龄幼虫 幼虫 老熟幼虫 (二)形态特征 蛹:裸蛹,初期黄白色,后胸部变为黄褐色,羽化前灰黑色;腹部背面淡黄色,腹部乳白色;头铜黄色,有光泽。 蛹 裸蛹 韭菜迟眼蕈蚊的主要寄主是韭菜、大蒜、大葱和洋葱,主要以幼虫取食韭菜的根茎部分,是造成韭菜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寄主及危害 (四)生活习性 幼虫地下群集生活,初危害韭菜的嫩茎幼芽,继而蛀食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可造成缺苗断垄或成片死亡。 成虫不取食,喜欢腐殖质。雄虫较活跃善飞,雌虫多为爬行活动。有趋光性,但喜在阴湿弱光环境下活动。羽化后不久便开始交配,时间为10 min左右,雄虫一生可多次交配。 雌虫于土缝等处产卵,堆产,少数散产;有时不经交尾亦可产卵,但不能正常孵化。上午9:00~11:00为活跃盛期,同时也是交尾高峰期,下午4:00后活动减弱,于土缝及植株周围休憩,夜间不活动。对新鲜韭菜植株、大蒜素及多硫化钙有很强的趋性 (五)发生规律 随着纬度等地带性变化,韭菜迟眼蕈蚊年发生代数不同,且具有严重的世代重叠现象。华北地区露天种植条件下约为4~6代,南方地区约为9代。 韭菜迟眼蕈蚊多以幼虫集中在土表下或韭菜根部周围越冬,越冬时间和历期随地区变化而变化。北方露天越冬时间约为10下旬~11月中下旬,南方约为12月中下旬。 北方地区羽化高峰为4月上旬,而南方地区为3月中旬。北方露地韭菜迟眼蕈蚊有春、秋季两个危害高峰,4~6月,9~11月虫量最大,危害最为严重,7~8月份降雨量增大,土壤板结,通气透水性变差,因此在此时期虫量骤减,南方地区夏季危害亦较轻,但危害高峰则可延迟到12月上旬。 二、防治方法 在韭菜生产过程中,注重农业防治方法的应用,如合理施肥灌水、轮作倒茬、选育栽种抗虫品种等,对控制韭菜迟眼蕈蚊的危害可起到关键的作用。 1.春耕晒土。越冬韭菜在春季开始解冻时剔开韭菜根株周围的土壤,使韭蛆暴露在地皮之外,经低温干燥,韭蛆便会死亡,此法可以降低韭菜被害率10%。 (一)农业防治 2.施肥应以优质腐熟的有机粪肥、饼肥或生物菌肥为主,补施化肥为辅。施化肥时要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并适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我国农民有收获韭菜后进行松土并撒施草木灰的传统,这种方法可以使土壤表层干燥,减少韭蛆的为害。 (一)农业防治 3.使用抗虫品种。可推广种植“农大棚韭1号”和“豫韭1号”等抗虫性较高的品种。 4.新型浇水技术。利用渗灌控制灌水进行土壤栽培和沙培生产韭菜,土壤表层干燥4 cm,沙培表层干燥6 cm,对韭蛆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可以通过地下滴管供应水分,使培养基质保持干燥,降低韭菜迟眼蕈蚊成虫产卵选择。 (一)农业防治 5.避免同为韭蛆寄主作物的临近栽植。多年的韭菜田块可进行改种或者水旱轮作。 (二)化学防治 目前防治韭蛆一般采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如乐斯本、辛硫磷等,有很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农药残留期短,对韭菜污染较小。 1.适时防治幼虫。低龄幼虫对灭幼脲最敏感,在韭蛆发生盛期前5天左右,用20%灭幼脲悬浮600~800 ml/667m2加水灌根,持效期可长达90天。 (二)化学防治 2.防治成虫。主要在大田成虫羽化盛期,可在韭菜收割后,于上午9~11时用菊酯类农药25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畦面,杀灭成虫,可从根本上防治韭蛆为害,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目前在韭蛆防治中研究较多的植物源杀虫剂有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烟碱和除虫菊酯等。 (三)生物防治 目前我国对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防治 1.利用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