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视频辅导.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视频辅导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期末视频会议辅导 祝各位—— 10、论曹禺剧作的创作特色。 一,吸收西方戏剧艺术与民族古典文学营养,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 二,人物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都是某种复杂情感的化身; 三,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 四,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辜也平 考试形式 闭卷 简答或解释(文学史常识) 论述(作家作品) 考试内容 文学史:40% 作家作品:60% 一 文学史常识 1、《学衡》派: 1921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驌、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他们受白壁德新人文主义思潮影响,尊崇中国的古圣先哲,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如白话诗创作的简单化倾向,以及过多否定传统文化、传统戏曲等偏激情绪。鲁迅的《估学衡》等对《学衡》派进行了猛烈的批驳。 1933年《学衡》终刊。 2、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择、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会刊《小说月报》。主张“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 “……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 3、创造社: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等,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1929年2月创造社被当局查封。 4、新月诗派: 20年代中后期出现并对于新诗的发展形成重大影响的格律诗派。主要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陈梦家等。主要刊物是《晨报副刊·诗刊》《新月》等。新月诗派反对感伤主义,反对放纵,主张理性和节制;在艺术上要求艺术的“和谐”、“均齐”,提倡建立新诗格律,这一切对白话诗以及自由体诗表现形式上过于自由的反拨。 5、湖畔诗派 : 1922年3月,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并出版诗合集《湖畔》,以写作爱情诗闻名,史称湖畔诗派。 6、小诗派: 受到日本的短歌、徘句和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1921~1923年盛行。代表作冰心的《繁星》《春水》和宗白华的《流云》。大多用三五行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表现作者刹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引起读者的联想,艺术上讲求凝练与侧重表现内心世界。 7、象征诗派: 1925年前后出现,李金发为代表,其他还有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等。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个人刹那的精神感受、心态感觉,抒发无以名状的情绪。形式上不追求纯净、圆润、和谐而钟情于新奇、怪异和突兀;表现上以象征为中心修辞格,把意象作为主要艺术语言,不重整体形象、意境,而致力于意象的奇特组合,着眼于联想、暗示与象征。 8、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0年3月2日成立,主要成员有鲁迅、冯雪峰、柔石、沈端先(夏衍)、郭沫若、茅盾等。联盟机关杂志《世界文化》及《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十字街头》、《巴尔底山》等。主要文学活动有马克思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加强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等。 9、社会剖析小说: 30年代的小说流派,开创者茅盾。自觉将小说艺术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在大规模、全景式地再现中国社会、表现各个阶级现实动向的同时,以科学理性精神侧重从经济角度对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生活进行剖示。在文学观念方面,强调对社会现实进行细密的观察,注重在宏大的结构中对历史性题材作客观的描绘,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具有复杂性格和悲剧命运的典型人物。 10、京派小说: 指1930年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后继续在北平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主要阵地《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等。代表作家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等。创作上标举健康与纯正,反对“文以载道”的浅陋,执意拉开与现实政治的距离,去关注淳朴、原始的乡村世界,去寻找和挖掘那里的永恒不变的人性美、人情美。崇尚和谐,鼓吹情感的节制与艺术技巧的恰当,具有乡野的自然平和质朴之美。 11、新感觉派小说 : 活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