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两则16.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两则16.doc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 作者:重庆市万州区国本中学 赵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积累与掌握主要字词,了解傅雷傅聪父子俩在学术和音乐方面的成就概况; ⑵通过演讲和书信语言的比较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⑶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揣摩其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⑷学会用诚恳真诚的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交流,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不依赖于老师的讲解,自主阅读逻辑性较强的文章; ⑵进一步增强朗读的兴趣,养成朗读习惯。 ⑶继续学习在语境中领会文章和语句含义的方法,品味和积累其中意味深长的句子,并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入中外伟人宽广博大的精神世界,感受激、品味哲理,初步思考事业、艺术、爱情等问题,从而拓展自己的精神疆域,深化个性内涵。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坚强”的含义。 【教学难点】 两封信的联系和文中有深意的句子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1、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网址,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的材料。(/focus/fulei/) 2、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层次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不过对傅雷和他的儿子傅聪来说,他们之间的书信更多的谈论是艺术。因为他们都是杰出的学者和艺术家。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人。20年代初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论激烈,被学校开除。“五卅”运动时,他参加在街头的讲演游行。北伐战争时他又参加大同大学附中学潮,在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的威胁和恐吓之下,被寡母强迫避离乡下。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含冤而死。 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亚尔培·萨伐龙》《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奥诺丽纳》《禁治产》《于絮尔·弥罗埃》《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父》《比哀兰德》《幻灭》《猫儿打球记》(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罗曼·罗兰4种: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弥盖郎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现通译伏尔泰)4种:《老实人》《天真汉》《如此世界》《查第格》。梅里美2种:《嘉尔曼》《高龙巴》。莫罗阿3种:《服尔德传》《人生五大问题》《恋爱与牺牲》。此外还译有苏卜的《夏洛外传》,杜哈曼的《文明》,丹纳的《艺术哲学》,英国罗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顿的《英国绘画》等书。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傅雷家书》(1981)整理出版后,也为读者所注目。──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 2、傅聪的有关介绍见: /webedit/Example/NewsSystem/ju.asp?id=3191等网站。(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的材料,了解为主。)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磁带(第一封信),初步感知文意。 理解下列词语的形、音、义: 舐()犊之情: 重蹈覆辙: 庸碌: 廓()然无累: 惊心动魄: 凭吊: 涕()泗()横流: 枘()凿: 谀()词: 2、学生自由朗读领会,语气要亲切和蔼,悠长体贴。 四、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学时宜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相关的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 讨论明确: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的作用。 延伸:书信体的要求是亲切和自然,在语气和措词方面和演讲稿有着明显的不同,演讲稿需要的是鼓动性和号召力,要求用激感动别人。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讨论明确: ⑴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⑵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