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阳病的若干问题 2.经方表里之辨 患者服用3剂后,家人代诉患儿“吃的再多也不知饱了”,恶风汗出症状消失,食纳正常,大便调,病告痊愈。 病例 2003年初春,朱某,男,35岁。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伴见咳嗽痰少。西医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中性略高。患者发热顽固,静脉输入抗生素,口服抗病毒药,及双黄连等均无明显疗效。 考虑患者形体壮实。细问患者,平素少汗。此次发病无胸闷心烦。予麻黄汤。 生麻黄12g、桂枝12g、杏仁10g、生姜10g、炙甘草5g。 嘱患者先煮麻黄去沫以免烦躁。一次煎好,睡前服用。服药后温覆衣被,并准备好擦汗毛巾防止过汗。次日来告知,昨日一身透汗,诸症大减。问是否需要续服,嘱其休息一日,不用再服药。 2.经方表里之辨 一、太阳病的病位和成因 1、病位: 太阳经脉、膀胱腑,肌表营卫,肺 2、成因: 风寒外袭; 少阴之邪阴病出阳,脏邪还腑。 二、有关太阳的生理 1、经脉: 腑;阳气。太阳主表的功能是由众多脏器协同完成的。 4、证候分类:①本证:表证(有汗、无汗)、腑证(蓄水、蓄血) ②变证(寒热虚实、脏腑胸腹、气血痰饮) ③类证 六经病欲解时 二、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1、桂枝汤的组成、方义和服法 桂枝 芍药 生姜 甘草 大枣 桂、姜辛温散寒,解表祛邪,合草枣辛甘化阳以助卫阳;芍药养血敛汗和营,合草枣酸甘化阴,滋养营血。此方为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药后需饮热稀粥以助药力,温覆发汗。汗出要周遍,出小汗,持续出汗两个小时。 三、麻黄汤类方的应用 1、麻黄汤的组成和方义 麻黄15 桂枝10 甘草5 杏仁9 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2、仲景用麻黄汤 太阳伤寒表实证(3 35)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麻黄汤主之。(36) 伤寒见衄,衄血不畅,表邪不解者。(55) 拓展: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各10克,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各6克、甘草3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出处】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 【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 【禁忌】虚人感冒适用,素体实热者不适用 拓展:羌活除湿汤 恶寒重,发热轻微或不发热,一身重痛,无汗,头沉痛如裹,腰痛有下坠感,苔白脉濡。 [方药]羌活9克、生苍术9克、藁本9克、防风9克、升麻9克。 [方解] 羌活、藁本、防风,散风寒以除湿;升麻、生苍术,升阳散湿。 [病症分析] 本证不是以发热为主,甚至可以不见发热症状,上呼吸道炎症亦不甚重,有时仅有轻度鼻塞,但腰疼身重明显,故此病不属外感热病范围,而属杂病中的外感疾患。 拓展:加减小柴胡汤 (印会河) [组成] 柴胡9克 黄芩15克 半夏9克 生石膏30克 鱼腥草30克 山豆根10克 生姜9克 便实不通加大黄9克。 [主治] 感冒,症见寒热往来,寒后热作,热后汗出,频频交替,周而复始。甚者咽喉干痛,口苦胁痛,呕吐苦液,苔白脉弦。 治喘发挥 小青龙汤+从龙汤 苓桂术甘汤 六君子汤 麻杏二三汤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变证 1变证治则(16上)“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6上)仲景对辨证论治思想的集中阐释“太阳病三日已发汗~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仲景对辨证论治思想的集中阐释 2辨寒热真假(90) 3辨表里先后(91)伤寒误用下法以后“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四逆汤临证验案与发挥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4热证虚烦证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证、栀子生姜豉汤证(76、77、78)栀子厚朴汤证(79) 栀子干姜汤证(80)栀子豉汤禁忌证(81)邪热壅肺麻杏石甘汤(63、162)《伤寒论》中涉及到喘证的主要有: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大承气汤证、麻杏石甘汤证 从龙汤 【组成】龙骨一两(不用煅,捣)30克,牡蛎一两(不用煅,捣)30克,生杭芍五钱15克,清半夏四钱12克,苏子(炒,捣)四钱12克,牛蒡子(炒,捣)三钱9克,水煎服。 【主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痊愈,或愈而复发者。 【加减】热者,酌加生石膏10~30克。 止嗽散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桔梗(炒), 荆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库300道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VIP
- 2025山西忻州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NE200300高性能矢量变频器用户手册.pdf VIP
- 太原市第一外国语学校小语种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VIP
- 2023年EXCEL版研究生考试考研英语考试词汇表字母顺序+乱序版(方便筛选背诵).docx VIP
- 2025年西安市工业合作联社下属企业招聘(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My school things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4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YAESU八重洲FTM-500DR(APRS版)中文说明书.pdf
- 2024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