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1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15.ppt

字词注音 探究问题 * * 旅游胜地桃花源 ——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因不满当时社会现实,辞去官职,归隐田园。长于诗文辞赋,多田园诗。其诗文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陶 渊 明(365—427) 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晋书·陶潜传》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的时代。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3、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 重点:1、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 文言词语。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第一课时要点 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 导入: 1、 我们曾学过陶渊明写的散文《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两篇文章相互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2、检查字词预习。 3、请学生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 ( ) 辄 ( ) 吝 ( ) 褐 ( ) 箪 ( ) 汲 ( ) 俦 ( ) 觞 ( ) 戚 ( ) 瓢 ( ) 欤 ( ) shì zhé lìn hè dān jí chóu shāng qī piáo yú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熟、不破句。 2、学生集体朗读,要求进一步读熟、读懂。 翻译课文: 1、学生自主阅读,对照注释逐字逐句的解释全文。 2、学生如有不懂的地方可自主讨论解决。 3、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先由学生回答,如学生不 能回答得再由老师讲解。 第二课时要点 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了解传记和自传的基本特点 二、“不求甚解”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对五柳先生“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你作何评价? 一、对五柳先生“嗜酒”的爱好,你有何看法? 质疑探究 三 、赞语中,哪些话和传文中“不慕名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名利”的看法。 四、这篇文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请课外查找资料,结合你所学过的陶渊明诗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① 不求甚解: 好读书,不求甚解①,每有会意,便欣然②忘食。 ② 然,形容词词尾,作“……的样子”。 性嗜①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②置酒招之;造③饮辄④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① 嗜:喜欢,特殊的爱好。 ② 或:有的时候。 ③ 造:到,往。 ④ 辄:总是,就。 品味语言: 找出课文中的否定句,谈谈大量使用否定句的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 “不慕荣利”、 “不求甚解 ” “家贫曾不能常得” “ 不吝情去留” “不蔽风日”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作用: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 自传体和传记的基本特点: 1、传记用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