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 第5课 120年前日本马关春帆楼内的一段对话: 日方:中堂只能回答允或不允两句话。 中方:难道不准分辩? 日方:尽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中方:赔款割地双管齐下,如此口紧手辣…… 日方:如不在停战期限议定,将索赔更多…… 中方:交割台湾头绪复杂,能否在交割的时间上缓期?台湾既然已是口中之物,又何必那么着急! 日方:尚未下咽,饥甚! 中方:难道两万万两仍不足疗饥? 李鸿章 伊藤博文 晚清影响最大的洋务派官僚 日本第一个内阁首相,明治宪法之父 项 目 具 体 内 容 割地 赔款 通商 办厂 其他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矿办厂 放弃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也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由于日本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日本帝国主义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竞争,而是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来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垄断集团同军阀集团相勾结,疯狂推行侵略扩展政策。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1870年《征韩论》 材料三: “清国虽老衰腐朽,仍乃一世界大国。清人虽愚蠢不决,但受此屡战屡败刺激,对需培养实力已稍有感悟,近来陆海两军已渐有讲究改良之趋势。清国优柔,显然不能一举成为强国,但只要努力不懈,理应达到此境界,以当前形势看,20年后可能完备。 趁清国还幼稚,我们应断其四肢,伤其身体,使之不能动弹,我国才能保住安宁,亚洲大势才能为我掌握,由我国维持。” ——1887年《征讨清国策》 丰岛海战 黄海海战 平壤战役 威海卫海战役 辽东战役 材料五: 1890年,美国人马汉出版了《海权论》,很快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日本海军几乎人手一册,高级将领更是手头常备,可是北洋舰队几乎没人听说过这本书。 ——月映长河 《决战甲午》 材料四: 海军的目的是会战,最终目的是取得制海权以控制海洋,确保自己的交通线,并同时切断敌军的交通线。 ——马汉(美) 《海权论》 材料六: 这一战是中日双方舰队主力的决战,因此北洋水师的失败,等于制海权拱手让给了日本,从而导致了北洋水师最后的覆灭和甲午年间整个战争的失利。而清政府官员和海军首脑在战略上所犯的错误,以及北洋水师将领在战术上的一成不变,是导致北洋水师战败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这四支水师的建制各有不同,不是清政府统一拨款组建起来,而是地方势力各自发展海军的结果。由于平时各支水师都没有相互照面,更别说集中起来进行海战训练了。无论是在战舰性能还是作战方式上,它们都存在着差异。在战争期间互不支援,成为了中国四支海军舰队的一种惯例。 ——《海战:烟波浩渺间的蓝色争夺》 材料八: 可叹的是,大清帝国当时的军队体制,仍停留或稍高于30年前打太平军的水平,既没有大本营,也没有参谋部,指挥上也是各军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加上后勤没有保障,训练水平低下;当兵只为军饷,将领多数昏聩无能。这样的军队,打打农民起义军还可以,论起近代大兵团指挥作战,就完全干瞪眼了。 ——许华《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 材料七: “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相践蹂。……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 ——黄遵宪《悲平壤》 材料九: 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桢、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小国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对国防负重要责任的李鸿章也认为“倭人为远患而非近忧”。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 ——袁腾飞《这个历史挺靠谱》 材料十: 外交和军事一样,都是国家政治行为的总要手段。李鸿章过于老到,他企图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用心可以理解。但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