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 案例 特殊主体与一般主体 第 一 编 刑 法 总 论 犯 罪 论 之 犯 罪 主 体 要 件 1、概念:凡以特殊身份作为犯罪主体要件要素的犯罪主体称为特殊主体。不以特殊身份作为犯罪主体要件要素的犯罪主体称为一般主体。 2、身份犯:刑法规定以某种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要素或者刑罚加减根据的犯罪,称为身份犯 其中以某种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要素的犯罪为真正身份犯。以某种特殊身份作为刑罚加减根据的犯罪为不真正身份犯。 研究意义 (一)对定罪的意义 (二)对量刑的意义 我国刑法中的特殊主体 1、 国家工作人员:刑法第93条。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的主体。 包括四种人员:A、在国家机关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B、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D、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一般认为包括人大代表、陪审员、国家机关的实习学生、合同警察、接受国家机关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 2000年4月29日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7种行政管理工作时,也是国家工作人员:救灾、抢险、防汛、优抚、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的管理;代征、代缴税款;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协助基层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002年12月28日的立法解释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所以,这些人员也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司法工作人员(刑法第94条):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4、军人(刑法第450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有军籍的学员;武警部队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有军籍的学员;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国家军事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各级军官同时也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5、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包括从事合法职业的人员和从事非法职业的人员两类。 6、具有特定法律地位的人员:如证人、鉴定人、记录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依法被关押的罪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等。 7、自然身份:包括两种:男子,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嫖宿幼女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男子;家庭成员,如虐待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等。 第 一 编 刑 法 总 论 犯 罪 论 之 犯 罪 主 体 要 件 单位犯罪的立法沿革及发展趋势 1.大陆法系:“社团不能犯罪” 过去不承认 现多在特别刑法或附属刑法中承认 2.英美法系:实用主义 率先承认法人犯罪 3.国际公约:要求承认法人犯罪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趋势 单 位 犯 罪 立 法 化 、 法 典 化 五 单位犯罪主体要件 第 一 编 刑 法 总 论 犯 罪 论 之 犯 罪 主 体 要 件 单位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利益或本单位全体成员的利益,经单位决策机构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的犯罪。 2.特征: 1)是单位本身犯罪,而非单位成员之间的共同犯罪或犯罪集合 2)经单位决策机构决定的 3)为本单位利益或本单位全体成员利益 第396条 私分国有资产罪 4)必须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构成犯罪。 第 一 编 刑 法 总 论 犯 罪 论 之 犯 罪 主 体 要 件 各国立法例 一是双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均予以刑罚处罚; 二是单罚制,指在单位犯罪中只处罚单位中的个人或者只处罚单位本身。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我国 1.一般情况下,采取双罚制 第31条 2.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采取单罚制。 第161条 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 3.是单位整体负的刑事责任,而非单位内部全体成员负的刑事责任 第 一 编 刑 法 总 论 犯 罪 论 之 犯 罪 主 体 要 件 1.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必须是依法成立的单位:目的或宗旨合法、手续合法 注意:为犯罪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不是单位犯罪,而是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