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三维目标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主要讲述了南北重归统一及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单元内容是上承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的魏晋南北朝,下启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的宋元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高度发展、繁荣的时期并且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所以说,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历史的衔接上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通过识读“隋疆域图”、“隋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导言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或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处理方法:调整教材编排的顺序,运用史料教学法,充分利用各种图文资料和信息,以大运河为核心,层层设疑,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条件及其作用。通过《隋朝大运河》图,帮助学生掌握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通过历史短剧,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全面、客观地认识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难点:隋朝经济的繁荣,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处理方法:利用图表形式,列出隋文帝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数据,让学生自主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史料的讨论、分析,认识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利用历史短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全面、客观地认识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和影响。 二、学情分析 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史实的能力。他们对历史学科有较强兴趣,自我表现欲强,形象思维活跃,而理性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南北的重新统一 1、隋朝的建立 2、隋朝的统一 通过南北朝时期政权疆域图片展示隋统一之前政权并立的状况。 顺利过渡到:隋朝建立不久后,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 引导学生读图、看教材、探讨,共同解决问题。明确,全国重回统一的时间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分析隋能灭陈的原因:如陈朝腐朽,隋国力强盛,南北双方人民迫切要求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希望能尽早结束分裂局面等。 3、隋朝社会经济的繁荣 课文对隋初经济繁荣介绍的比较概括,学生很难从中感受隋初经济的繁荣、通过材料的补充容易形成直观形象的效果从而降低问题难度,从而突破难点。 大运河的开凿 1、概况 材料一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它的中下游是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为活跃的地区。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不便于南北纵向的联系,纵向经济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响。黄河以北不乏富饶之地,黄河以南的东南沿海更是物产丰富之地,但长期得不到开发。我们的祖先敏锐地觉察到这个问题,从而产生开凿南北纵向的人工河的愿望。 材料二 当时的江都郡,是个繁荣富庶、人才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曾享有“天下第一”的盛名。从遗留下来的杨广咏扬州的诗文来看,杨广喜爱江都,不仅因为江都是个雄藩大镇,而且因为江都有他所喜欢的春江花月之美色。 材料三 据《资治通鉴》记载,开凿江南运河前一年,隋炀帝对给事郎蔡征说:“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答曰:“此其所以不能长世。”这说明,隋炀帝四出巡狩,主要是想遵循“天子有巡狩之礼”的古训,履行帝国天子职责,通过巡游了解下情,巩固统治,而不愿效南朝“亡国之君”。此“巡狩”显然不是单纯的享乐、游玩,而是一种军事和政治的示威。 材料四 据《隋书·阎毗传》栽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攻打高丽),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3、大运河开凿的条件 课堂小结 隋唐盛世是我国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章_生物圈中的人解析.ppt
- 法颂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香水解析.ppt
- 第四章_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解析.ppt
- 第五章机床夹具解析.ppt
- 法鑫人力资源部度工作总结暨度工作计划解析.ppt
- 第四章_细胞质膜解析.ppt
- 法学_自考解析.ppt
- 第五章建设施工前的监理服务解析.ppt
- 法学3刑法解析.ppt
- 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解析.ppt
- DB63_T 1237-2013 黄瓜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43_T 3040-2024 稻虾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规范.docx
- DB63T1215-2013 非耕地温室瓜类蔬菜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44T2301-2021 干江蓠贮藏与运输技术规范.docx
- DB64∕T 803-2012 退化荒漠草原补播改良技术规程.docx
- DB63T1413-2015 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评估.docx
- DB41_T 2657-2024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1403-2021 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4212T26-20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南 外来务工人员(试行).docx
- DB61╱T 1117-2017 猕猴桃采收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