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妈讹外籍男”事件的反思盲点
?昨日,一组“外国小伙扶中国大妈反遭索赔”的照片在早间引发了“谴责大妈讹钱”的狂潮。而随着更多信息的曝光,舆论发生了反转,有人抨击媒体误导,有人抨击老外欺负人。究竟该怎样看呢??…[详细]
不能只盯着“是讹钱还是维权”
从已有信息来看,对事件不应简单定性昨日早上,人们对此事进行评判的依据是一组照片及图片注明。照片上的大妈显得在“耍泼”,而外籍小伙显得非常委屈。图注非常具有倾向性,既没有提确实发生了碰撞,也没有提外籍小伙的粗口和主动推搡行为,纯粹地把大妈塑造为一个碰瓷者,而外国小伙则成了“扶老人”的又一个牺牲品。图片的冲击力、图注所描述现象的普遍程度,让媒体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匆忙对图片进行了推荐,也让网友迅速发出了愤怒的声讨。
而随着监控视频、目击者拍摄视频的流出和各大媒体的进一步求证,事件的更多面貌浮现了出来。对于外籍小伙,目前可以确定的事项就有:无牌驾驶无证摩托车、直行道右拐、把人行横道上的大妈撞倒,在争执中用中文辱骂大妈,为夺回摩托对大妈进行推搡。由于这些事实在最初的组图和说明中都没有交代,因此不少网友现在把所有问题都归咎在外籍小伙身上,认为大妈不是讹钱,而是在正当维权。一些媒体也打出了“不是讹钱,而是撞人”的标题。
视频:老外北京街头与大妈碰撞现场视频
不过,这种看法可能依然有些片面。外籍小伙固然违背了众多交通法律撞人,但撞人之后的表现却未必全是他的不对。从视频来看,外籍小伙爆粗和推搡是在上衣口袋被大妈撕烂以后。有目击者称“一开始主动施救,态度挺好”,“一直努力想把大妈移到路边,但大妈并不愿意”,“当老外跟大妈说‘再不起来我就走了’时,大妈突然起身抱住老外大腿,同时撕扯老外的衣服”。从最后医院检查仅为“局部软组织肿胀”(相当于皮外伤)来看,大妈的应对确实有可能让目击者认定是在讹钱。…[详细]
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过于关注事情是否“丑恶”,而应关注事件的解决方式
网友之所以如此关注这则新闻,主要原因还是近期“扶老人被讹”的现象又有多发之势,人们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于是每当有这类报道时,人们都会对这种丑行谴责一番,尤其可能“丢人丢到外国人身上”的时候。在谴责“碰瓷”、“讹人”的同时,人们期望的理想状态是:未发生碰撞,大妈摔倒未受伤,小伙经过时扶起大妈,大妈客气道谢;发生碰撞,大妈受伤,小伙与大妈对伤情的认知一致,小伙送大妈到医院,并赔偿一定的医药费,数额双方均认可。
然而,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发生碰撞,但大妈和小伙对自身的伤情认识不一致,对赔偿的数额认识也不一致,于是就发生了纠纷。这与单纯的“碰瓷”并不一样,本不应赋予过多的道德判断。在这起事件中,外籍小伙固然应为碰撞负全责,但该赔偿多少,他并非没有为自己主张的权利。同理,大妈作为受害一方,在不确定自己受到多少内伤的情况下,也有主张更多赔偿的权利。理想的情况下,双方通过理性的举证和讨价还价来达成协议。然而很不幸,如同中国大多同类事件一般,这起事件同样是以很难看的过程来解决的。这种难看的过程,反过来使人们非得分辨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实际上完全没必要。
问题究竟出在哪?
“抱大腿”、“撕衣”、“抱车”,大妈们的下意识反应?问题其实在于,在碰撞发生之后,双方尤其是大妈这一方的行为模式,明显是对对方持不信任态度的。虽然碰撞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全貌还不得而知,但大妈一方持不合作的态度差不多是可以肯定的。一场轻微交通事故,大妈不愿意移到路边,不愿意站起来,称之为“保护肇事现场”,这明显不是打算协商解决问题的态度,而是要把事情闹大的态度。这或许不是为了讹钱,而很可能是因为认为这样能达到“尽量不吃亏”的效果。
在当下中国,类似的情况随处可见,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经常有“当事人横躺在道路中间”、“恶意拦车”、“不愿上救护车”等现象,让整个交通变得拥堵都在所不惜。
这实质上是一种“抗拒文明解决纠纷”的态度,不信任有友好协商解决的办法,甚或不知道有文明解决问题的方式。之所以“抱大腿”、“撕衣”、“抱车”,是源自于“丛林法则”般的生活经验。
两个行为模式如出一辙的案例
看看两个相似的案例,就可以理解这位大妈的做法,尤其是“死死抱住摩托车”这一点。
河南老人摔倒后死死拽住摩托车,“坚决不松手”
2011年10月,河南郑州一位老人酒后骑自行车,与一辆摩托车碰撞后在街头摔倒。这位老人摔倒后没有别的举动,就是紧紧地拽住摩托车的保护杆护杠,在摩托车主人早已下车的情况下,“坚决不松手”,就躺在马路上,引发拥堵和围观,并要求摩托车主赔偿。在周围他人的齐声谴责下,老人最后收了一百块钱离去。
公交车碾过坐在路中央女子
2012年3月,江苏江阴一位男子夜间骑电动车在道路上与一骑三轮车的45岁女子发生碰擦,在碰擦之后女子就坐在马路上死活不肯起身,据交警分析女子此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pdf VIP
- 《深度访谈专题》课件.ppt VIP
- 体育赛事大型马拉松活动品牌推广赞助方案【体育赛事】【品牌推广】【ppt策划活动方案】.pptx VIP
- 风电进场道路清障施工方案.docx VIP
- 7《植物和我们》(课件)2025科学三年级上册粤教粤科版.ppt
- 《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解读PPT.pptx VIP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pdf VIP
- 2020 KDOQI 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营养指南.docx VIP
- 《成本会计学》实训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