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要点解读.doc

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要点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论骆驼祥子的悲情人生 学生姓名 杨敏 学 号 1213001270168 指导教师 年 级 2012秋 分校/学院 安新电大 提交日期 2014年10月8日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浅论骆驼祥子的悲情人生 【内容摘要】 老舍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人力车夫骆驼祥子的形象,是对车夫性格的深刻的描绘。它以人物自身的性格矛盾,揭示了来自乡村的破产农民面对腐朽社会的压迫盘剥,在日益贫困的同时也扭曲了质朴的人生,激化了小生产者对“私有”的追逐,从而加速了他们悲剧的结局。祥子是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足壮、诚实的小伙子,当他认定“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的时候,他就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以成为高等车夫,并成就自己的事业。 凭着勤劳和坚韧,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了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然而,社会并没有特别惠顾这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容不得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种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了三匹骆驼。 【关键词】祥子、悲剧、事业、爱情、性格 目 录 一、事业上的悲剧性………………………………………………………2 二、爱情的悲剧性…………………………………………………………4 三、性格的悲剧行…………………………………………………………5 四、社会的悲剧性…………………………………………………………6 老舍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人力车夫骆驼祥子的形象,是对车夫性格的深刻的描绘。它以人物自身的性格矛盾,揭示了来自乡村的破产农民面对腐朽社会的压迫盘剥,在日益贫困的同时也扭曲了质朴的人生,激化了小生产者对“私有”的追逐,从而加速了他们悲剧的结局。小说在效果上,明确地使读者意识到在生产关系大变革中,徘徊在原有的衢巷内,而不肯置身新的生产关系中的人,虽说他不是剥削者,不是众矢之的,但也走的是一条历史的悲剧之路。事业的悲剧性 祥子是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足壮、诚实的小伙子,当他认定“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的时候,他就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以成为高等车夫,并成就自己的事业。 凭着勤劳和坚韧,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了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然而,社会并没有特别惠顾这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容不得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种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了三匹骆驼。我们不能不说祥子的事业在刚起步阶段就夭折了。 然而,祥子没有灰心,他依旧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努力地着手攒钱。可这次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此时,祥子茫然极了,他感觉到似乎连窗外的雪花都为之变成了灰白色了。第二次准备事业的道路又变得遥不可及了。 当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的时候,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虎妞用低廉的价格从邻居二强子手上买了二手车,因此,祥子又拥有了自己的车了。但是,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再一次将车卖掉,为虎妞置办身后事,落得人车两空的惨境。从此,祥子的事业就一蹶不振,他再也没能拉上自己的车,而他当初想成就高等车夫的梦想也没能实现。为了事业,祥子必须从生活中扣出每一点钱,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车夫强座,没命的拉车,连一口好茶不愿喝。虽然像他这样的高等车夫喝点好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他把自己当作铁打的,拼命攒钱,事情却常常不如人愿,所有的意外都与愿望悖道相驰。祥子“三起三落”的事业经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旧社会的大兵,特务,车厂老板及各种黑暗势力结成一张庞大的网,网住了祥子,使他的事业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祥子性格的最大特点,又是导致这场悲剧的主观原因,是他想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既然他所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沉重压迫,孤立的零散的个人奋斗自然难以取得成功,即便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者,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使他从一开始就陷入盲目性,一切真诚的努力都是毫无疑义的,等待着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作家对祥子性格的描绘并未到此为止,还向深层做了细致的挖掘。他写到祥子对于自己的这种努力也不断有过反思和疑问,因此第一次丢车后,尽管他仍然努力拉车攒钱,可是干着干着,他便想起那回事,一想起来,他心里就觉得发堵,不由得想到,要强又怎样哪?即使马上再弄来一辆,焉知不再遇上那样的事呢?可见他已经预感到前途的黯淡,并向自己提出了反问,但他随即做出的回答仍然是“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不拉自己

文档评论(0)

妈妈王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