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类药材丹参板蓝根创新.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丹参 P209 丹参 概述 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 植物拉丁名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药材拉丁名Radix et Rhizoma Salviae Miltiorrhizae 分布于我国各地,尤以西南为最多, 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安徽、 四川、陕西等省区. 河南道地药材禹丹参 药材性状及功效 根呈圆柱形,有分枝,表面砖红色或棕红色 质硬脆,折断面纤维性,皮部暗红棕色, 木质部黄白色,放射状排列。 味微涩。 化学成分与功效 【药典标准】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 含丹酚酸B不得少于3.0% 植物形态 一)、生长发育特性 生长发育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茎叶旺盛生长期(3~5月)、 根旺盛生长期(6~8月)、 根生长后期(9~10月)、 越冬期。 种子繁殖的第一年有幼苗期 二)、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喜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 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较好。 中性、微碱性的土壤最适宜种植。 黏土排水不良,易烂根。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繁殖方法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用分根法栽种时,结合松土使苗易长出土面。 2、追肥 第一次以氮肥为主(每亩5~10㎏尿素) 后期以磷钾肥为主(过磷酸钙、硝酸钾各15kg)最后1次在7月上旬,可多施,以促进根部生长。 3、摘花 4、排水 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 危害根部。 2、根结线虫病 危害根部。 3、棉铃虫 幼虫为害蕾、花、果。 防治方法:从现蕾期开始喷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西维因600倍液防治。 采收加工 11月上旬至第二年萌芽前,均可采收。 加工时切忌水洗。 根采回后,晒至5~6成干,把一株株的根捏拢,再晒8~9成干又捏一次,去掉须根和芦头,晒干即成。 一般每亩可产干品300~350kg,折干率25~30%。质量以根条粗壮、身干、坚实,外皮紫红色为佳。 思考题 丹参是多年生草本,是不是种植 时间越久越好? 板蓝根 菘蓝 概述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 植物拉丁名Isatis indigotica Fort. 药材拉丁名Radix Isatidis 原产中国北部,主产中国河北安国、 江苏南通、安徽、浙江、江西亦有栽 培,浙江钱塘江两岸和江西是菘蓝产区 的南缘。 药材性状 化学成分与功效 【药典标准】含量测定项暂无 植物形态 生长发育特性 菘蓝为越年生长日照植物 生产中于春季播种,秋季或冬初收根。 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喜温暖向阳环境, 对土壤要求不严。 抗旱,耐寒,忌积水。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繁殖方法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2、间苗、定苗 当苗高10cm左右,按株距8~10cm定苗。 3、追肥 前期氮肥为主,每亩施尿素7.5~10kg 后期磷钾肥为主(复合肥15kg) 4、灌排水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1)霜霉病 危害叶。 (2)菌核病 危害全株。 2、虫害 (1)菜粉蝶 幼虫危害叶片。 (2)小菜蛾 幼虫咬食叶片。 (3)蚜虫 吸食茎、叶汁液。 采收加工 (一)留种 收根时,选择优良根条,翌年4月下旬移栽, 6月中、下旬收获种子。 或于8月下旬秋播,来年春天返青后加强田间管理, 6~7月收获种子。 (二)采收 每年可收割大青叶2~3次,第一次在6月中旬,质量最好。 挖根时应在晴天进行,深挖,否则易弄断主根,减少产量。 板蓝根亩产干货300kg左右。折干率30%左右。 以身干、根条粗壮均匀、条长整齐、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大青叶亩产干叶200kg左右。折干率15%~20%。 以叶大、少破碎、干净、色墨绿、无霉变者为佳。 思考题 板蓝根只收根不收叶行不行?不收叶根的产量会不会提高? 半 夏 天麻 1、培养菌材 伴生菌—蜜环菌 萌发菌—紫萁小菇 2、栽种天麻 (1)块茎繁殖 (2)种子繁殖 一般春季出苗,盛夏叶干枯,秋季再发叶。 半夏怕烈日照射,平地栽培多与玉米等作物间作。 1、块茎繁殖 2、珠芽繁殖 2、种子繁殖 * * * 概述 植物形态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采收加工 含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 等)和丹参酚酸B等。丹参酮ⅡA丹参酚酸B为指标成分。 性味功效 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养血安 神功能,主治月经不调,闭经腹痛,神经衰弱失眠痛等,在治疗心脑血管病疾病上有良好效果。 多年生草本,高30~80 cm,全株密被柔毛。根圆柱形,砖红色。茎直立,四棱形,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轮伞花序顶生或腋生的假总状花序,密被腺毛和长柔毛;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较雄蕊长,柱头2裂。小坚果长圆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