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本科第九章春温重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讨论: 问题——热病心包证(昏迷)和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 并存时如何处置? 西医方法——常规抢救治疗 + 水合氯醛灌肠 中医方法——牛黄承气汤(安宫牛黄丸 + 大黄末) 用普通的脏腑相关理论难以解释和指导 吴鞠通《温病条辨》:“气血两燔,不可专治一边” * 第九章 春 温 (重点——伏气温病代表病种) 熟悉——病因病机、初起特点和传变规律 (诊断、风温鉴别) 掌握——主要证候类型及辨证治疗 概 述 ※一.定义(三要素) 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发生于春季,以发病急骤,初起即有明显里热证候,病情较重,变化较多,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斑疹、出血等危重证候 , 后期可伤及肝肾阴液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传统认为是伏寒化温所致) 二.沿革: 1. 病因最早论述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2. 邪伏部位最早论述 王叔和《伤寒例》:“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 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 3. 郭雍首先提出“春温”病名 《伤寒补亡论》—春温有“冬伤于寒, 至春发者”; 有“冬不伤寒, 而春自 感风寒温气而病者”; 更有“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 4. 王安道——本病初起即表现为热邪自内达外的里热证, 故以“清里热”为主 5. 叶天士—“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 春发于少阳”。治疗上主以苦寒直清里热, 黄芩汤为主方 三.参考 春季重型流感、流脑以及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败血症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季节性 春季或冬春之交 2、临床特点 (1)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 (2)初起即见里热炽盛证(突然高热、头痛、呕吐、项强、 或躁动不安以及神志改变等)。少数亦可伴恶寒头痛、 无汗或少汗等卫表见证 (3)病程中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等危重证候 (4)后期易见肾阴耗竭、虚风内动表现 3、现代医学检查: (1)皮肤、粘膜出现瘀斑、瘀点及脑膜刺激征要考虑本病 (2)疑属本病者,可进一步作实验室检查,如三大常规、 脑脊液或斑疹涂片 二、鉴别诊断 1、风温 病因病机 冬日寒邪 气分兼表 伏 发病 于 气 分 热郁气分 冬不藏精之体 寒 阳明热炽 郁 化 春阳 热结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