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营高中高一历史期末检测(四)
第Ⅰ卷(客观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井田制遭到破坏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C鲁国进行税制改革 D.发明高炉炼铁技术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A.B.C.D.明朝苏州
5.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6.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A.积极鼓励发展造船业 B.整顿交通,促进国内贸易发展—
C.大力开辟国际市场 D.重视海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
9.中国近代工业中“近代”特征主要表现在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 受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
C.借鉴外商生产方式,采用机器生产 D. 采用私人投资和市场营销的方式
10.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B.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棉纱供应大量减少 D.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11.“(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C.戊戌变法 D.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
12.据史料记载:1873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了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13.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中国20世纪50年代曾流行过这样一句顺口溜:“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与这一顺口溜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一致的是
A.一五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武昌起义的枪声刚刚停息,一场“咸与维新”的“剪辫风”不久扫荡这座中南重镇。大街小巷,处处可闻“喀嚓”声。热情最高昂的学生军,“人人手执一柄剪刀”,过路者凡有发辫,统统剪子伺候。这主要是由于
A.反清革命的需要 B.留美幼童与学监斗争的影响
C.“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 D.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推行
17.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