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皇权至高无上。 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从中央。 P9《解析与探究》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弊 彻底打破传统的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奠定 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背景: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春秋、战国 → 秦朝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内容: (一)皇帝制度 (二)中央:三公九卿制 (三)地方:郡县制 (四)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五)法律制度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一)皇帝制度: 1、 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 2、“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3、皇帝独尊:实行皇帝专用名词避讳制度。 内容 同步检测1、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 A.秦时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二)以三公九卿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 1.组成和职能:课本P7(划书) 2.特点: 互不相属,相互牵制; 分工明确;皇权中心。 同步检测2: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空缺部分应该是: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三)地方政权机构:郡县制 1.目的:课本P9《解析与探究》:避免诸侯纷争、割据混战;适应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2.演变:春秋后期产生;战国广泛实行;秦朝全国推广。 3.内容:教材P8第2段;皇帝直接任免郡县长官(官僚政治)。 4.特点:高度集权,绝对服从皇帝;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牵制。 三老 游徼 啬夫 县丞 县令 县尉 太 仆 郡尉 郡守 郡丞 奉常 卫尉 郎中令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 府 太 仆 太尉 丞 相 御史大夫 皇帝 中央集权机构 皇帝 三公 九卿 地方集权机构 郡 县 乡 地方集权于中央 中央集权于皇帝 作用 与中央关系 官员产生方式 划分基础 郡县制 分封制 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 血缘关系 地域 世袭,世卿世禄 皇帝任命,官僚政治 享有高度自治,有较大独立性 只有行政管理权,直接对皇帝负责 拓展周朝疆域,但地方容易出现割据 加强对地方控制,权力高度集中/极易形成暴政 【分封制的利】 1、拓展疆域; 2、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巩固统治; 【郡县制的利】 【分封制的弊】 【郡县制的弊】 其专在下(易割据分裂) 其专在上(易专制暴政) (四)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五)法律制度:特点、作用、指导思想 【小知识】焚书坑儒 BC214年,博士淳(chún)于越等反对始皇实行郡县制、劝谏其不要寻访长生不劳药,引发秦始皇不满。他下令:规定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论》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准保存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之后坑杀儒生460余人。 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毐(lào ǎi),封以为长信侯,为生两子。毐专国事,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chì)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jù ,穷人))何敢乃与我亢(kàng,匹敌)!”所与斗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毐惧诛,因作乱,战咸阳宫。毐败,始皇乃取毐四肢车裂之,取其两弟囊扑杀之,取皇太后迁之于萯(fù )阳宫,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从蒺藜其脊肉,干四肢而积之阙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 ——刘向《说苑·正谏》 【小故事】家庭纷争内的酷刑 【小辩论】面对严酷的《秦律》, 有人说秦始皇是非人道主义的; 有人则认为非常有必要。 试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残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激化社会矛盾,使秦朝迅速灭亡; 但维护了维护中央集权制度和皇帝的权威,为后世所继承。 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 ——鲁迅 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历史学家黄仁宇 秦始皇不为暴君,如果搞一个暴君排行榜,秦始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