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本质安全程序文件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审委员会 主 任:张江勇 副主任:王俊青 委 员:王城先 赵建波 靳清芳 续金山 杨显彪 李瑞军 范利军 编制说明 《新村煤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以下简称《程序文件》)是依据《长治市本质安全型煤矿创建规划及考核评级标准》,以风险预控为核心,通过工作组的认真讨论、修改、补充和完善编写而成的。 《程序文件》是新村煤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程序化的管理对主要作业活动可能产生的风险予以控制。内容包括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管理要素管理和辅助管理五大部分共47个管理程序,包含了本质安全体系运行的各个层次、环节,涵盖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等各个方面。 《程序文件》以PDCA的方法建立,符合矿井实际运作的要求,规定了相应过程控制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控制内容、方法和步骤。适合各级相关单位(部门)、岗位和人员对各项事务的管理和运行控制。 目录 第一部分 风险预控管理(3个) 6 风险管理程序 7 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管理程序 16 风险财政控制程序 20 第二部分 组织保障管理(12个) 22 调度控制程序 23 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实施程序 26 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29 员工建议管理程序 32 文件控制程序 34 记录控制程序 39 目标与计划管理程序 4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与获取程序 45 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运行程序 48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现场检查控制程序 49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51 管理评审程序 56 第三部分 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4个) 60 人员不安全行为矫正管理程序 61 人员准入控制程序 62 岗位职责制定程序 67 培训控制程序 69 第四部分 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17个) 74 矿井掘进控制程序 77 标识及图牌板控制程序 84 矿井“一通三防”管理程序 88 设备管理程序 93 供电用电控制程序 95 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安装管理程序 99 安全防护控制程序 101 便携式电器设备控制程序 104 工作许可控制程序 106 胶带运输控制程序 109 起重机械和吊具控制程序 111 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系统控制程序 113 地质测量控制程序 116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程序 119 第五部分 辅助管理(13个) 122 消防管理程序 123 矿山救护控制程序 127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129 事故管理程序 133 工伤与职业病管理程序 138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程序 142 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 145 照明控制程序 149 工作场所卫生条件及卫生设施控制程序 151 爬梯、楼梯和高架平台控制程序 155 污染控制程序 157 废料废物控制程序 163 第一部分 风险预控管理(3个) 风险管理程序 YDJT-XWSK-I-01/0 1.0目的: 辨识新村煤业生产活动和服务中存在的安全危害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和程序,建立并实施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新村煤业生产活动和服务中的安全因素辨识、风险评价以及控制策划。 3.0职责 3.1安全指挥中心负责组织矿所辖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评估。 3.2各单位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中安全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 3.3矿井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对危险源辨识及分级分类结果的审核。 4.0执行程序 4.1评估的准备 4.1.1按照风险评估的要求,组织成立评估小组进行全矿井的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小组成员应包括:矿领导、安检员、有关科室或车间的相关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专业人员、班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等。矿属各单位、驻矿单位、承包商成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小组 4.1.2评估小组成员应通过培训具备: a.必须清楚收集信息和评估信息的方法; b.有能力辨别工作场所的危害与风险; c.有能力区分固有危害、行为危害和程序危害之间的区别; d.知道工作场所中的主要危害; e.知道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中环境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4.1.3评估小组应收集有关信息,包括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和其它环境、安全管理文件以及事故统计表、监测报告等。 4.1.4评估范围应覆盖本单位产品、活动和服务的全过程,及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可以施加影响的。 4.1.5确定评估方法,矿进行风险评估时要采用:工作场所风险评估方法。 4.2危害及环境因素辨识 4.2.1辨识时应先进行策划,识别出本单位所有场所的全部活动/岗位→活动中的各项任务→每项任务的具体步骤。辨识时可从区队、车间等基层单位分工场所逐级进行,并鼓励本区队或车间全体人员参加。 4.2.2确定各个步骤中出现的安全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4.2.3辨识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