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城镇2010-11-06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央的政策, 投资的方向, 我们的行动 ---对“十二五”时期“城镇化”与“减灾”的一些思考(十字城镇规划) (重点看1-19页,及最后一页---偏实践。而中间其它页,偏理论) 孙连华 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 北京 1352 193 1166 sunlianhua@ “17届5中全会”政策关系图 十字城镇主示意图(其它示意图在后面相关章节再介绍) 大纲(按常规标准,逐项叙述) ---Why--- 17届5中全会有关城镇化内容(政策介绍、机会) ---What-1---(偏实践)---解决方案及对比 十字城镇符合17届5中全会的对应介绍 ---What-2---(偏理论) 十字城镇更多介绍(图,含例子,用谷歌地图工具) 一些细节逐项说明(文字) ---How---市场分析 (大家合作的切入点)实施细节、重点地区举例(老少边穷) 学术团队介绍 17届5中全会中的“城镇化”与“减灾”内容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续)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抓紧制定和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十字城镇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土地的规模耕种!而“分片耕种”是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当前的“农业合作社”已经为土地规模耕种提供了政策支撑,但在空间规划方面,需要配合村庄合并、土地连片,“十字城镇”可为村庄合并、土地连片提供实践支撑!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十字城镇 住房如果仍然建在稀疏的村里,那么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必然分摊成本大、易损坏,则难配套,如果按照“房屋老化-翻建”模式逐步合并村庄,则日后的基础设施管理成本就会降低、基础设施就会配套。十字城镇为“村庄合并”、“基础设施公用”提供了实践路径! 逐步规模居住,同时符合“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要求 ---居民点有了规模,才容易实现“服务分工”(续下页) 居民点有了规模,才容易“服务分工”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与十字城镇 “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与十字城镇 十字城镇体现了“均匀布局”中庸思维,比过大、过分散的城镇格局都更符合“以人为本” 在形态方面,十字城镇实现良好的分区:居住、工业、商业、政府、科教文卫、绿地、天地、河流、树林。。。。。。 “加强城镇化管理”与十字城镇 在十字城镇体系下,因城市规则、各部门单位位置有序,则门牌号也是非常有序的,人们不易迷路。 城市为什么产生《交通图》:因为建筑乱,才需要图来指引。而十字城市是在减少“地图”,是真正地、在根本上方便大家。正是因为乱,多,才制造“企业名录”!才制造“地图”,实行十字城镇,企业名录不是很需要,地图也不会那么杂乱无章 违法、违章建设应该通过《3环14线》、《十字城市》解决。同时让城市规划师轻松些,实现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在十字城镇体系下,城市分区明确、有足够空间,则没必要搞违章建筑和经常拆迁。 现在的城市中,修建造成挠民不断发生,而在十字城中,一建一片,10年内不再挠民(“大修大建”是为市民方便、幸福,还是噪音挠民?)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这些政策,保障了在这些地区可以通过“十字城镇”尽快实现城镇化,也为建筑、规划企业的参与提供了可能! “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与十字城镇 在十字城镇城市布局下,比分散的村庄要高效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十字城镇 在十字城镇形态下,绿地和居住区间隔布置,新居民点都远离“灾害易发区”,在城市周边大量植树、挖河等环节,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十字城镇 在十字城镇规模状态下,并且16个规模居民点近距离连接,为“产业链”布置为循环经济提供了空间支撑!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与十字城镇 十字城镇适中规模居住,搬离灾害易发区,实现减灾。 河流双下游规划为良好泄洪提供支撑 房屋不高、绿地均布,为逃避地震提供支撑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十字城镇 以后再有地震、泥石流,变成“白纸”重建时,可以用十字城镇,直接实现中庸意识。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