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焊接检验的意义和作用 焊接检验的主要任务: a)质量鉴定;b)质量控制;c)在役监控。 焊接检验的主要作用: (1)确保焊接结构(件)制造质量,保证其安全 (2)改进焊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3)降低产品成本,正确进行安全评定 (4)焊接检验的可靠保证,可促使焊接技术更广泛应用 §1.2 焊接检验程序 (一) 焊前检验 (二)焊接过程检验 (三)焊后成品检验 (一)焊前检验 1.图样审查及技术条件分析 2.材料检验 3.焊接工艺评定审核 4.焊工技能评定 5.焊前准备工作检查 6.审定检测手段及其人员资格 (三)焊后检验 1 外观检验 2 硬度检验 3 致密性试验 4 压力试验 5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 6 性能检测 7 最终总体检验 无损检测的目的 无损检测的3个阶段 缺陷类型通常可分为体积型和面积型两种 不同的体积型缺陷和不同的面积型缺陷应采用采用相应的无损检测方法 射线检测对体积型缺陷比较敏感 超声波检测对面状缺陷比较敏感 磁粉检测只能用于铁磁性材料的检测 渗透检测则用于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涡流检测对开口或近表面缺陷、磁性和非磁性的导电材料都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2-1 焊接缺陷的概念及分类 一、焊接缺陷的概念 在焊接结构(件)中要获得无缺陷的焊接接头,在技术上是相当困难的,也是不经济的 为了满足焊接结构(件)的使用要求,应该把缺陷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其对焊接结构(件)的运行不致产生危害 由于不同的焊接结构(件)使用的场合不同,对其质量要求也不一样,因而对缺陷的容限范围也不相同 焊接过程中在焊接接头中产生的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缺陷称为焊接缺陷 二、焊接缺陷的分类 第一类 裂纹 第二类 孔穴 第三类 固体夹杂 第四类 未熔合和未焊透 第五类 形状缺陷 第六类 其它缺陷 2-2 焊接缺陷的特征及分布 一、焊接裂纹 焊接裂纹是指金属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具有尖锐的缺口和长宽比大的特征,是焊接结构(件)中最危险的缺陷。 2.按裂纹产生的温度范围来划分 (1)热裂纹 在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形成的裂纹称热裂纹 热裂纹主要发生在晶界处 由于裂纹形成的温度较高,在与空气接触的开口部位表面有强烈的氧化特征,呈蓝色或天蓝色,这是区别于冷裂纹的重要特征 根据裂纹形成的机理不同,热裂纹可分为结晶裂纹、液化裂纹和高温失塑裂纹 冷裂纹 (2)冷裂纹 焊接接头冷却到Ms温度以下时形成的裂纹为冷裂纹 其特点是表面光亮,无氧化特征 冷裂纹主要发生在焊接热影响区,对某些合金成分多的高强度钢来说,也可能发生在焊缝金属中 常见的冷裂纹可分为氢致裂纹、淬火裂纹和层状撕裂 再热裂纹 (3)再热裂纹 工件焊接后,若再次被加热(如消除应力热处理、多层焊或使用过程中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而产生的裂纹称为再热裂纹 再热裂纹多发生在含Cr、Mo、V的低合金结构钢,含Nb的奥氏体不锈钢以及析出硬化显著的Ni基耐热合金材料中。 常出现在粗晶区,并沿粗大奥氏体晶粒边界扩展,且多半发生在咬边等应力集中处。可形成沿熔合线的纵向裂纹,亦可形成粗晶区中垂直于熔合线的网状裂纹。其断口有校被氧化的颜色 5.焊缝形状缺陷 产生焊接缺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缺陷影响因素也不同。主要包括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的影响。 实际上,焊接缺陷的产生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冶金的原因,又有应力和变形的作用。通常焊接缺陷容易出现在焊缝及其附近区域,而那些区域正是结构中拉伸残余应力最大的地方。 焊接缺陷之所以会降低焊接结构的强度,其主要原因是缺陷减小了结构承载截面的有效面积,并且在缺陷周围产生了严重的应力集中。 射线检测对气孔、夹渣、疏松等体积型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较高,对平面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较低: 当射线方向与平面缺陷(如裂纹)垂直时很难检测出来; 当裂纹与射线方向平行时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检测。 射线对人体有害,需有特殊保护措施。 射线检测常用的有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等检测方法。 重点讲X射线检测,对γ射线和中子射线检测制作简单介绍。 4 射线检测的安全控制 (1)距离防护:增加辐射源与人体之间的距离 (2)屏蔽防护:在辐射源与人体之间放置屏蔽材料; (3)时间防护:缩短受照射的时间; 一、检测原理 原理:射线通过被检物体时,有缺陷部位(如气孔、非金属夹杂)与无缺陷部位对射线吸收能力不同,透过有缺陷部位的射线强度高于无缺陷部位的射线强度,因而可通过检测透过被检物体的射线强度的差异,来判断被检物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0月27日云南昭通市事业单位选调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讲义总结岩土工程勘察讲义.ppt VIP
-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地质风险评估.pdf
- 中职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5)PS(第7章)教学课件 高教版.ppt VIP
- 市政道路监理规划-范本.pdf VIP
- 2025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2人(第1号)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机上应急医疗》课件——心肺复苏的流程.pptx VIP
- 中职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5)PS(第6章)教学课件 高教版.ppt VIP
- 抖音直播社区公约.pdf VIP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DB50_T 989-2020 重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