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doc

《2011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doc

2011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 监测报告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残疾人状况也处于一个快速变动的阶段。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残疾人状况的变化情况,2007年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的通知》(残联发〔2007〕13号),正式启动了年度监测工作,经过近四年的共同努力,2007年至2010年的首轮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圆满结束。2011年5月,中国残联、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的通知》(残联〔2011〕93号),启动了2011年至2015年的新一轮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 2011年度新一轮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监测了全国734个县(市、区)中的1468个小区,涉及家庭户约18万,常住人口62.6万,共计监测残疾人口42780人,其中经过筛查评定,新补充12724人,较好地解决了样本老化的问题,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监测样本中成人40885人,儿童1895人;男性22375人,占52.3%,女性20405人,占47.7%,男女性别比为109.7;城市14459人,占33.8%,农村28321人,占66.2%。 2011年度监测起止时间为2010年11月1日0时至2011年11月1日0时。主要内容包括残疾人的生存、发展和环境状况,涉及残疾人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无障碍环境和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及变化情况。 监测结果表明,2011年度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及康复服务的覆盖率明显提高,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63.1%,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这反映出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新成效和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新变化。监测工作还将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及相关国家规划的执行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本年度监测工作得到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支持。 一、2011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监测结果 (一)残疾人家庭基本情况。 1.家庭户规模变化不大。 2011年度残疾人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5人,与上年度的3.3人相比,增加0.2人。其中,残疾人家庭户规模为2人的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5.9%,3人户家庭比例为19.4%,4人户家庭比例为17.3%,5人户及以上家庭所占比例合计为27.2%,1人户残疾人家庭比例为10.3%。 2.适龄残疾人婚姻状况基本稳定。 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适龄残疾人在婚率为63.5%,离婚率为2.2%,与过去4年相比,婚姻状况呈现稳定态势(见表1)。 表1 适龄残疾人的婚姻状况 单位:% 2007年度 2008年度 2009年度 2010年度 2011年度 未婚 11.9 12.5 11.4 11.9 11.9 初婚有配偶 59.3 58.9 60.0 59.6 61.1 再婚有配偶 3.3 3.2 3.0 2.9 2.4 离婚 2.1 2.1 2.2 2.3 2.2 丧偶 23.4 23.2 23.3 23.3 22.3 3.残疾儿童监护人仍以父母为主。 在2011年度监测的18岁以下残疾儿童中,父母为监护人的占84.9%,保持在过去4年的平均水平(84.6%)上。父母监护更有利于残疾儿童成长,因此需要特别关注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其他亲属或非亲属作为监护人的残疾儿童的成长状况(见表2)。 表2 17岁及以下残疾儿童的监护人构成 单位:% 2007年度 2008年度 2009年度 2010年度 2011年度 父母 82.8 84.2 85.4 86.0 84.9 父亲或母亲 5.5 4.9 5.2 5.4 5.3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8.2 7.8 7.3 6.7 7.0 其他亲属或其他非亲属 3.5 3.1 2.1 1.9 2.9 4.住房面积增加,住房状况有所改善。 2011年度监测人口中,城镇残疾人人均住房面积18.2平方米,农村残疾人人均住房面积22.1平方米,城镇和农村均比上年度增加0.5平方米。 5.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明显提高。 2011年度监测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7.7元,比上年度增加2391.9元;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998.2元,比上年度增加1259.0元。[1] 从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的结构看,与上年度相比,2011年度城镇收入增幅最大的是工薪年收入,增加1154.2元,接下来是转移性年收入、经营年净收入;农村收入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工薪年收入、经营年总收入以及转移性年收入的提高(见表3)。 表3 残疾人家庭分项人均收入比较 单位:元 项目 城镇 农村 2007 年度 2008 年度 2009 年度 2

文档评论(0)

jyk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