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总结-材料表界面技朮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溶液中聚氧乙烯非离子型胶束结构示意图 其内核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样,具有与液烃相似的性质,其表面由聚氧乙烯和醚键氧原子相结合的水构成,没有双电层结构,其表面厚度往往超过内核尺寸 第6章 高分子材料的表界面 本节课内容 6.1 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6.2 表面张力与分子量的关系 6.3 表面张力与表面形态的关系 6.4 表面张力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6.5 表面张力与内聚能密度 6.6 共聚、共混和添加剂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6.7 界面张力 6.7.1 Antoff 规则 6.7.2 Good-Girifalco理论 6.7.3 几何平均法 6.7.4 调和平均法 6.8 临界表面张力 6.9 状态方程 6.10 固体聚合物表面张力的测试方法 ● (1)由熔融聚合物的表面张力-温度关系外推; ● (2)由表面张力与分子量关系,以σ-M-2/3或σ1/4对Mn-1作图外推; ● (3)由等张比容法估算 ● (4)由表面张力与内聚能关系估算 ● (5)测定液体对聚合物的接触角由方程式(6-40)求取σSL; ● (6)用两种已知σd和σp的液体测定其对高聚物的接触角,由几何平均法或调和平均法,按式(6-47)或(6-51)求出高聚物的表面张力及其分量 ● (7)用同系列液体测出其对高聚物的接触角,以cosθ- σLV作图,求临界表面张力σC。 ● (8)用一系列测试液体测定其对高聚物的接触角θ,由式(6-58)求出σC,φ ,以σC,φ对σLV作图,求σS的状态方程法. 第7章 聚合物的表面改性 表面改性的方法 ● 电晕放电处理: 氧化 ● 火焰处理: 氧化 ● 化学改性: 氧化, 粗糙化表面 ● 等离子体改性: 交联,引入官能团等 ● 辐照改性: 引入不同的聚合物链 ● 光化学改性: 引入不同的聚合物链 ● 力化学改性: 引入不同基团或聚合物链 ● 偶联剂改性: 引入不同基团 * 课程历史,吴叙勤等讲义,胡福增主讲10多年,有了教材,本学院特色课程。原来是大材料全体学生,32学时,本届16学时,分班 * 所受范德华力,与分子间距离7次方成反比,因此仅限于第1、2层分子 * 表面能与表面张力在量纲上等效,不做严格区分 * 在干净空气中,水蒸气有时可达很高的过饱和程度而不凝聚出来。若有灰尘等微粒存在,则水蒸气在较低的过饱和程度时就能在微粒表面上凝结。人工降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提供一些凝结核心,使水汽形成水珠落下。过热液体是加热到沸点也不沸腾的液体。加热产生的微小气泡使液面呈凹面,曲率半径是很大负值。 实验中,要加入沸石 * * 过饱和溶液是指使浓度高于正常溶解度而不结晶的溶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生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晶粒具有较大的溶解度。 C(r)为半径为r的晶核在稀溶液情况下的溶解度 C为大晶体在稀溶液情况下的溶解度晶体的曲率半径r越小,相应的溶解度就越大,因此产生过饱和现象。 * 注意单位 * 忽略了重力和lg垂直方向分量的影响 2. Young方程—力学方法推导 4.2 粘附功和内聚能 粘附功 内聚功或内聚能 4.3 Young-Dupre 公式 4.4 接触角的测定方法 4.4.1 停滴法 4.4.2 吊片法 4.4.3 电子天平法 用纤维束测接触角示意图 4.5 接触角的滞后现象 前进角 后退角 4.6 润湿过程的三种类型 粘附润湿 浸湿 铺展润湿 4.6.4 润湿过程的比较 以上三种润湿发生的条件可归纳如下: 粘附润湿: 浸湿: 铺展润湿是: 借助Young方程,将σSG=σSL+σLGcosθ,代入(5-34)中,可得: 第5章 表面活性剂 5.1.2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点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团所组成,一种是非极性的亲油基团,另一种是极性的亲水基团。 (2)按亲水基类型分: 表面活性剂溶于水能电离生成离子的叫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不能电离的叫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按分子量分: 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200-1000 中高分子量表面活性剂:1000以上 聚乙二醇的醚键为何具有亲水性? 5.1.3.5 其它表面活性剂 相转移催化 水相 界面 有机相 阳离子冠醚的金属络合物Q+X-的负电荷部分X-,在水溶液中和其他阴离子Y-交换后,溶于含有反应试剂的RX有机相中,与RX反应生成RY,本身复原为Q+X-,同时再进入水相。反复循环,起到催化作用。 5.2 表面活性剂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 5.2.1.1 亲疏平衡值 亲水-疏水平衡值HLB(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的概念。 5.2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