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排便障碍的外科治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赵宝明 教授 一 、 慢运输型便秘(STC) 手术适应证具备以下5点:(重型) ① 有明显结肠无张力的证据 ② 无出口处梗阻 ③ 肛管有足够的张力 ④ 临床无明显的焦虑,忧郁及其它精 神异常 ⑤ 无肠道运动失调,如肠易激综合征 手术方法 ① 全结肠切除(TAC) +回直吻合术(IRA) ② 次全结肠切除+盲乙吻合术 (CSA) ③ 次全结肠切除+回乙吻合术(ISA) ④ (TAC)+回肠贮袋造瘘术 ⑤ (TAC)+回肠贮袋成形+回肠肛管吻合术 二 、 盆底肌功能不良(出口处梗阻型便秘 OOC) (一)直肠前突(RC) 手术治疗 ① 经直肠修补和阴道修补两类。有效率74%-94%(1.5cm前膨出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② 消痔灵注射,采用粘膜区前壁柱状3点注射法。 ③ 前壁粘膜结扎法。中药灌肠抗感染。 (二)直肠内粘膜套叠(IRP) 手术治疗 ① 消痔灵肛垫强化注射法 ② 胶圈套扎术 ③ 经直肠行远端直肠粘膜纵行缝叠加 硬化剂注射固定术 ④ 经腹直肠固定术 ⑤ Delorme手术(环状切除直肠内脱垂的粘膜,同时修补直肠前突及切除内痔) ⑥ 注射切开缝合术。(2004年.北京韩宝等) 三位一体联合术式 (三)耻骨直肠肌综合症(PRS) 手术方法: ① 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 ② 改良耻骨直肠肌松解术 ③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强力挂线快速松解术 ( 2000年.上海俞宝典等) 三、盆底疝 从解剖部位及疝内容物可以分为: ① 盆底腹膜疝 ② 子宫切除后盆底疝 ③ 闭孔疝 (临床上较少见) 盆底疝导致便秘的机制: 疝内容物对直肠前壁的压迫,致使直肠前壁封闭了肛管上口,阻碍了粪便的排出,且愈用力排便,疝内容物对直肠前壁的压力愈大,粪便排出愈困难。 手术方法: ① 纠正其异常的解剖部位 ② 关闭盆底腹膜的缺损 ③ 加强修补盆底,抬高直肠生殖陷凹 女性达子宫骶韧带下1-2cm,男性 在膀胱颈水平恢复其正常位置。 谢谢各位专家! * * 排便障碍 结肠慢传输型 出口处梗阻型 盆 底 疝 直肠前突 直肠粘膜内套叠 耻骨直肠肌综合症 盆底腹膜疝 (小肠、乙状结肠疝) 子宫切除后会阴疝 闭 孔 疝 骶前及骶椎管肿瘤 便 秘 结肠冗长 CSA ∕ISA 75%-86 % TAC 50%-100% 回肠贮袋造瘘术 回肠肛管吻合术 STC不同术式总有效率 85% ⑦ 固脱法(采用消痔灵注射液高位多点 注射方法)与 PPH手术联合应用是临 床综合治疗直肠粘膜松弛、直肠前突 和重度痔的新方法。即三位一体联合 术式。( 2001年.北京赵宝明等) 消痔灵注射区 环形切除吻合区 肛垫 齿线 盆底腹膜疝: 指发生在直肠与阴道之间的直肠生 殖陷凹或称Douglas窝的盆底疝。是导 致直肠排空障碍型(功能性出口处梗阻 型)慢性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盆底腹膜疝发病机制: ① 盆底腹膜过度松弛 ② 阴道后壁上部筋膜支持结构 损伤 ③ 盆底腹膜扩展至直肠前壁而形成疝囊 子宫切除后盆底疝: 指子宫切除后盆腔扩大、内容 增多、薄弱的盆底直肠前腹膜陷凹 疝入,形成盆底疝。 ① 子宫切除后并发症 ② 阴道穹隆未固定于冠状韧带和子宫骶韧带 ③ Douglas陷凹未封闭 子宫切除后盆底疝发病机制: 闭孔疝: 在临床上较少见,诊断困难,多表现为小肠梗阻,肠梗阻可为急性或间歇性的,老年人易发生肠绞窄,其中约半数需行肠切除,较少导致慢性便秘。 (一) (二) 疝内容将直肠挤压至骶骨表面, 使粪便阻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以 上,而不能排出。 (三) 乙状结肠系膜过长,乙状结肠 冗长,当其疝入后可能使乙状结肠扭 曲成角导致粪便不能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