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教程详解.doc

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教程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读图1“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完成1~2题。 1. 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 ①—出生率 B. ②—经济变化量 C. ②—死亡率 D. ①—人口数变化 2. 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渡时期,人口增长迅速 B. 过渡时期,自然增长率降低 C. 工业前期的出生率较低 D. 工业时期,死亡率增加 3. 环境承载力 A. 是持续供养的最佳人口数量 B. 等于人口合理容量 C. 体现人口“发展”层面的意义 D. 大于人口合理数量 读图2“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迁移图”,完成4~5题。 4. 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考虑,①②③④城市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率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②城市可能位于我国的 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东部沿海地区 读图3“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完成6~7题。 6. 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以上都不是 中国经济网2009年7月29日消息:由于省外流动人口增长较快和提前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2007年常住人口已达9449万人,首次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据此完成8~9题。 8. 导致人口向广东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文化因素 D. 自然因素 9. 若m是广东省户籍人口的老年化比例值,n是总人口的老年化比例值,则 A. m=n B. mn C. mn D. 无法判定 北京市新东城区、新西城区为建设首都功能核心区,准备将部分人口外迁至周边区县,同时在区内保留并修葺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胡同和传统商业、民俗文化区等。据此完成10~11题。 10. 首都功能核心区应重点发展 A. 建筑业、食品加工业 B. 商业、服务业 C. 服务业、食品加工业 D. 商业、建筑业 11. 新东城区、新西城区人口外迁对北京市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A. 缓解土地紧张 B. 消除环境污染 C. 减缓经济发展 D. 降低环境承载力 12. 在首都功能核心区保留四合院、胡同和传统商业、民俗文化区等,主要考虑的是 A.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B.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继承商业历史传统 D. 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13. 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是 A. 绿地面积 B. 建筑风格 C. 饮食习惯 D. 服装服饰 某跨国连锁零售企业欲在我国某城市建立商业销售网点。在前期论证阶段,助手为公司总经理找来该城市等地租线图和其他相关地图。读图4“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及表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统计表”,完成14~15题。 表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统计表 与市中心距离(km)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元/) 商业 住宅 工业 0 120 60 18 1 60 45 15 2 0 30 12 3 0 15 9 4 0 0 6 5 0 0 3 6 0 0 0 14. 等地租线并不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分析造成局部区域等地租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运输 B. 地形条件 C. 人口分布 D. 行政干预 15. 该城市商业区外缘距市中心的距离约为 A. 0.8千米 B. 1.03千米 C. 2.8千米 D. 3千米 读图5“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6~17题。 16. 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020年~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 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 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 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17. 该区域城市化水平 A. 2010年约为40% B. 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 2030年超过80% D. 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18.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A. 我国人民的素质还不够高 B. 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 C. 我国城市建设的经验还不足 D. 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20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