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泥清洁器使用说明书教程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除 泥 清 洁 器 使 用 说 明 书 目 录 1、概述………………………………………………………………………………1 2、型号意义及时性要技术参数……………………………………………………1 3、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2 4、安装与使用………………………………………………………………………2 5、维护与保养………………………………………………………………………3 一、概述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井,定向井等钻井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推广应用,钻井液的技术性能与钻井速度和钻井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经济有效地提高,特别是稳定钻井液的技术指标,清除钻井液中的有害固相,满足钻井新技术工艺的需求,已成为石油钻井技术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技术攻关课题。为此我公司从实际出发,设计制造了ZCNQ—120×10型除泥器,该产品可广泛用于钻井液的三级净化,可有效地清除悬浮在钻井液中大于30微米的固相颗粒,是稳定、调节钻井液技术指标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之一。 ZCNQ—120×10型除泥器,设计与双排直线或斜线组合式旋流器组和细目振动筛,通过调节旋流和筛架角度可实现加重钻井液中的重晶石回收和非加重钻井液的一般使用,ZCNQ—120×10型除泥器选用5寸浇注型聚氨脂旋流器,适用范围大,耐磨损不堵塞,筛架后角可调整不跑泥浆,140/40目缝织筛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整体结构紧凑合理,安装调节方便,性能稳定可靠,维护保养简单。 二、型号意义及主要技术参数 1、型号意义 2、主要技术参数 a、旋流器部分: 灌注进液管直径φ159,溢流排出管直径φ159,工作压力:0.30—0.39Mpa,旋流器组数:,处理量:160m3/h,旋流器公称直径φ116,进液口直径2″,溢流口直径2″,底流口直径φ14。 b、除泥器部分 筛网1800×600,140目/40目,激振力0—10KN,振幅2mm,电机0.5千瓦,转速1445r/min。 c、其它: 外型尺寸:(长×宽×高)1500×900×1850 重量:900Kg 三、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工作原理:ZCNQ—120×10型除泥器主要由灌注进液管、溢流排出管、旋流器组、振动筛及底座、支座等组成。 工作时,含有悬浮固相颗粒的钻井液在压力作用下,由灌注进液管经旋流器上部圆柱蜗壳部位的切向入口进入旋流器旋转下移,,由于钻井液中的固相与液相间存在着密度差,且加上旋流器上大下小,钻井液越向下运动,获得的角速度就越大,从而获得更大的径向加速度,固相颗粒近靠锥壁加速下移并经底流口排出,而密度低的液相在旋流器的进口处就在形成低压涡流,向下旋流运动的液相也将在底部产生挤压而反而向上移,从溢流口排出返回循环系统。 此外,经旋流器挤出的底流落到振动筛网上,透筛的钻井液中粒度大的重晶石返回循环系统,筛上有害物固相被排除。(见图一) 四、安装与使用 ZCNQ-120×10型除泥器在其顶部设计有两个吊环,供装运安装使用,两个φ要159短节,供换向和焊法兰或弯头、倒刺管等使用,安装时,可视现场情况,将除泥器牢固地装在1#或2#罐上的适当位置,然后依据需要,用6″胶管或6″钢管把灌注砂泵的排除口和除泥器的灌注液进口牢固地连接起来,检查设备外部是否有碰坏或不下沉情况,去除振动筛压紧板,接通振动筛电机电源,通电检查电机旋转方向和振动筛工作情况,将各运动部位加涂适量油脂,开动灌注泵,查看压力表压力是否在工作压力范围检查各连接部位有无刺漏现象,如有刺漏,可拧紧刺漏部位的螺丝,调整旋流吕底流螺母,使其底流成伞状排出。停用时,应先将砂泵关闭,冬季放净泵中泥浆,将筛网冲洗干净,关掉振动筛电机电源,检查各部位有否异常。 另外,对非加重钻井液的使用时,可将振动筛筛架后部调高,使筛上物尽快排出,对加重泥浆,将筛架放底,以尽可能多的回收重晶石,以减少泥浆成本。 五、维护与保养: 除泥器使用完后,应彻底清洗筛网,严禁用铁锨拍打或用其它硬物刷刮筛面,以保证筛网的使用寿命。 Contents I General……………………………………………………………………1 II Symbols and primary technical parameters………………………………1 III Principle of work and features of structure………………………………3 IV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3 V Maintenance………………………………………………………………4 I General Wit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the drilling technology and th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