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规范(试行).教程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 2012年4月 引 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气象局先后建成了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三个区域大气本底站和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2004年,香格里拉阿克达拉金沙本底站科学。2001年通过实施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系统一期工程,建立了基本覆盖沙尘暴源区、主要移动路径、严重影响区的沙尘暴测站网。2005年,在沙尘暴站网基础上又拓展建立了大气成分观测网。。 本规范从国家和地方气象事业发展和服务需求出发,依据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指南》(Global Atmosphere Watch Measurements Guide)的基本技术要求,在总结多年来大气成分观测业务和科研活动的运行、管理和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经完善、总结和提炼而成。 本规范适用于大气本底站、沙尘暴观测站、大气成分观测站等开展的大气成分观测工作,以及各地根据地方气象服务需求开展的大气成分及相关观测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试验工作可参考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大气成分观测业务的基本任务、观测方法、技术要求以及观测数据记录的处理方法等。大气成分观测仪器的具体安装、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以及业务软件的使用方法等由相应的技术手册规定。 大气成分观测中所涉及的地面气象要素的观测要求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基准辐射观测业务规范(试行)》执行,酸雨观测要求按照《酸雨观测业务规范》执行。 本规范由张晓春同志主持编写,陈永清、靳军莉、汤洁、孙俊英、徐晓斌、周凌晞、任芝花、孟燕军、郑向东、车慧正、林伟立、颜鹏、周怀刚、马千里、李菲、许正旭、耿福海、乜虹、何芳、云艳、赵大勇、杨晓武、张宇等同志参加编写。 目 录 第一编 总则 1 第1章 观测组织工作 1 1.1 观测的分类 1 1.2 观测任务 1 1.3 观测要素 2 1.4 观测方式 4 1.5 观测程序 6 1.6 时制、日界和对时 6 1.6.1 时制 6 1.6.2 日界 6 1.6.3 对时 6 1.7 大气成分观测员 7 1.8 样品分析人员 7 第2章 大气成分观测场址 8 2.1 站址选择 8 2.1.1 选址条件 8 2.1.2 选址方法 9 2.2 观测场室要求 11 2.2.1 观测场 11 2.2.2 观测室 11 2.2.2 样品分析实验室 11 2.3 仪器布设 12 2.3.1 观测场 12 2.3.2 观测室 12 2.3.3 屋顶平台 12 2.4 观测环境报告书 12 2.5 站址变动 13 第3章 观测仪器 14 3.1基本要求 14 3.2 观测目标 14 3.3 维护、检修和标校 15 第二编 大气成分观测 17 第4章 温室气体 18 4.1 概述 18 4.2 二氧化碳(CO2)浓度 18 4.2.1 测量方法 18 4.2.2 仪器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20 4.3 甲烷(CH4)浓度 23 4.3.1 测量方法 23 4.3.2 仪器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25 4.4 氧化亚氮(N2O)浓度 25 4.4.1 测量方法 26 4.4.2 仪器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27 4.5 六氟化硫(SF6)浓度 28 4.5.1 测量方法 28 4.5.2 仪器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28 4.6 氟氯烃(fluorochlorohydrocarbon)浓度 29 4.6.1 测量方法 29 4.6.2 仪器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31 第5章 气溶胶类观测 32 5.1 概述 32 5.2 质量浓度(PM1、PM2.5、PM10、TSP) 32 5.2.1 测量方法 33 5.2.2 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34 5.3 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 37 5.3.1 测量方法 37 5.3.2 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37 5.4 气溶胶散射系数 38 5.4.1 测量方法 39 5.4.2 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39 5.5 整层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 40 5.5.1 测量方法 40 5.5.2 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40 5.6 气溶胶滤膜采样 41 5.6.1 采样方法 41 5.6.2 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41 5.7 垂直廓线 42 5.7.1 测量方法 42 5.7.2 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43 5.8 能见度 43 5.8.1 测量方法 43 5.8.2 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44 5.9 气溶胶数浓度谱 45 5.9.1 测量方法 45 5.9.2 仪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 46 第6章 反应性气体 47 6.1 概述 47 6.2 地面臭氧(O3)浓度 47 6.2.1 测量方法 47 6.2.2 仪器的安装、运行和维护要求 47 6.2 二氧化硫(SO2)浓度 48 6.2.1 测量方法

文档评论(0)

富贵礼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