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四害形态鉴别 疾控中心 2015年 分类鉴定与检索表 动物鉴定定义: 确定动物在分类系统中的位置,查对动物(或标本)名称的工作称鉴定,野外考察和实际应用方面的鉴定工作也称识别。识别动物的方法很多,可分为直接识别与间接识别两大类.直接识别是根据遇见或捕获的动物,以及剥制的标本、皮张、动物骨骼等实物进行种类鉴定;间接识别则是根据动物的巢穴、粪便、取食和其他活动的各种痕迹等,判断某地有什么动物生存。直接识别可取得较可靠的结论,是识别的主要方法。 鉴定工作的步骤主要包括:使用检索表试查动物至目、科、属、种;查阅地区动物区系名录和文献;查对原始描述;与模式标本和研究机构经正确鉴定过的标本对比;确定动物名称。 检索表:检索表是鉴定工作的重要工具书,一般包括许多条款,而这些条款实际上是各种动物的鉴别性状(不一定是本质差别)的比较。条款中选列的鉴别性状多以外部形态为主(这有利于使用者应用)。按照检索表的条款,依次查对欲识别动物的相应特征,最后可查到该动物的种名。 鼠类的形态鉴别 鼠类鉴别特征 鼠类又称啮齿动物,是小型或中型的兽类,按照动物学的分类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分属啮齿目和兔形目。种类繁多、分布广、适应性强。 无犬齿,有齿间隙。 听泡发达。 双子宫,生殖孔和排泄孔分开。 鼠类的外部形态 外部形态 鼠科分种检索表 1、成体体长小于130mm,后足长小于25mm…………2 成体体长大于130mm,后足长大于25mm…………5 2、从侧面看,上门齿内方有显著的缺刻…………小家鼠 从侧面看,上门齿内方光滑,无缺刻的痕迹……… 3 5、背部与腹部毛色为纯黑色或灰黑色, 尾长显著超过体长…………………………屋顶鼠 背毛棕褐色,杂有黑毛,腹部色淡, 为白色或略带黄色………………………………6 6、体型中等或较小,后足长小于45mm……………… 7 体型较大,后足长大于45mm…………………………12 鼠科分种检索表 7、背部与腹部毛色显著不同,其间有清楚的界限, 腹毛一般为纯白色或带乳黄色,无灰色毛基………8 背部与腹部毛色无清楚的界限,腹部有灰色毛基………………………………………………………9 9、尾毛显著短于体长,头骨顶部两侧的颞脊平行, 其间宽度等于或少于顶骨长……………………褐家鼠 尾长等于或大于体长,头骨顶部两侧的颞脊不平行,向外弓成球拍状,其间的宽度显著大于顶骨长…………………………………………………… 10 10、尾长大于体长,身体腹部毛尖带明显的棕黄色, 前足背中央为深褐色……………………………黄胸鼠 尾长与体长几相等,身体腹部毛尖无明显的棕黄色,后足长一般小于34mm…………………… 大足鼠 几种常见鼠形态 小家鼠 小家鼠 别名:小鼠、鼷鼠 形态:体型小,体长一般在60—90mm间;体重7—20g;尾长与体长相等或略短于体长。乳头5对。 毛色:体背毛灰褐色至黑褐色,腹毛由白色至灰白色、灰黄色。背腹毛色无明显界限;尾毛一般呈上下二色,上为黑褐色,下为沙黄色,四足背毛褐色或肉牙色。 褐家鼠 别名:沟鼠、大家鼠 形态:体形粗大,体长120—220mm,尾长显著短于体长。耳壳短而厚,向前折不能遮住眼部;后足粗大,长度大于33mm,小于45mm。乳头6对。 毛色:背毛褐色或棕灰色,背中央杂有较多黑色长毛;腹毛浅灰白色,与体侧毛色的分 界不很明显;尾毛稀疏,上黑下白,鳞环 明显而外裸;前后足呈肉芽色。 黑线姬鼠 别名:田姬鼠。 形态:体长65-117毫米。尾较长。体背中央有黑色条纹,从尾根直达头顶。 臭鼩鼱 别名:臭老鼠、食虫鼠、水老鼠 形态:体形接近家鼠,较肥壮,四肢较纤细,体长100mm以上;吻部尖长,突出于下颌的前方;口须甚多,但不超过耳部;耳较 圆大,近乎裸露,尾基粗大,末端尖细, 尾长约为体长60%左右。体侧有一对明显 的臭腺。全身覆毛稠密,毛短而细,较柔 软。 毛色:全身烟灰色,唯背部毛色较深;毛皮 具有银灰色光泽。 蜚蠊形态鉴别 概述 蜚蠊,通称蟑螂。属于节肢动物门(Phylnm Arthropoda)、昆虫纲(Lnsecta)、蜚蠊目(Blattaria) 蜚蠊成虫形态 我国室内常见的蟑螂分类 我国已知蜚蠊253种,室内常见的蜚蠊计有5科(亚科),9属19种。而室内最常见的是黑胸大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德国小蠊等7种。 我市常见蟑螂的种类 室内常见蜚蠊形态 德国小蠊:是室内常见蜚蠊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12—14mm。成虫呈棕黄色,前胸背板上有2条平行的黑褐色纵带,翅略超过尾端。 黑胸大蠊 体长25—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