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顺槽规程技术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概 述 1、 巷道的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 本掘进工作面为11122回风顺槽,位于111回风上山东侧,西部为古空区。东侧为实煤体,工作面地面位置无建筑物,地面标高为+1775~1700米,底数标高+1500~1530米。 2、巷道用途: 11122回风顺槽用于回风、运料、行人、管道铺设等。 3、巷道性质: 本面所掘巷道为沿5号煤底板掘进的巷道。 4、设计施工长度、服务年限: 设计长度:700米(平距) 其方位角为 90° 服务年限:2.0年 开工时间:2011年6月 第二节 编写依据 煤业有限公司自投产以来,一直开采井底附近2#煤层,因其井田范围内2#煤层灰分高,发热量低,煤质差,无开采价值,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行发[2007]1052号“延深开采煤层的批复”,批准本矿井延深开采采矿许可证批准的下部煤层,采矿证批准本矿井开采2#、3#、5#煤层,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显示本井田内3#煤层不可采,故此设计井筒直接延深到5#煤层,在5#煤层中布置巷道,开拓5#煤层。2007年11月12日,《井田水平延深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7]1814号文《田矿井延深开采煤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复。委托忻州市煤炭地质勘测设计研究所编制了《井田水平延深初步设计》,现已编制完成,并经忻州市煤炭工业局忻煤行发[2008]47号文《关于宁武延深开采煤层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作了批复。我公司为了尽快完成本次延深开采5#煤层的任务,特编制本作业规程。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1。 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 水平、采区 111 工程名称 11122回风顺槽 地面标高/M 1775~1700 井下标高/M 1500~1530 地面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他 ,地表为荒坡,没有其它建筑物 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本工作面井下位于井田北部,为本井田首采区。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东、南部为实煤体,西为古空区,北为德盛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邻近巷道对本面掘进无影响。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见表2、表3。 表2 煤层特征表 项 目 指 标 备 注 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米 10.95~16.05/14.30 绝对瓦斯量/(m3/min) 2.34 煤层硬度? 1.5~2 煤层倾角(最小~最大/平均)(°) 8°~10°/9° 煤层层理(发育程度) 中等发育 煤层节理(发育程度) 中等发育 煤层爆炸指数(最低岩粉用量)/% 55 第三节 地质构造 本面总体为EW向的单斜构造,其倾角为8°~10°。本掘进工作面位于石炭系太原组5#煤层中,为煤巷沿底板掘进,该煤层属结构复杂的厚煤层,5#煤顶板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局部为泥岩,底板为炭质泥岩及灰色泥岩,与顶底板的接触关系明显。 据本矿实测资料(详见2010年瓦斯等级鉴定批复)本矿属低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34m3/min,自燃发火等级为Ⅱ级,属易自然煤层。 第四节 水文地质 井田内奥陶系灰岩分上下马家湾组及峰峰组,马家湾组以中厚层灰岩为主,富水性强,峰峰组以灰岩、白云质岩为主,富水性弱,据本井田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奥陶水位标高为1115.84米,井田批准可采标高1250~1650米,故奥灰水对本井田煤层开采无影响。本工作面煤层形态简单,预计单位涌水量为0.3升/秒·米,工作面北部与西部有古空区,经过地面物探基本圈定古空区范围,按规程规定留设防水保安煤柱,但在掘进过程中要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加强观察工作面各种涌水情况,做好各种记录。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本掘进工作面位于井田北部,属111水平。11122回风顺槽开口位于111回风上山A8点前84米处,巷道采用掘进机掘进。巷道方位为90°,巷道断面为矩形,净宽为4.0米、净高3.0米、净断面积为12㎡,巷道为沿5#煤层底板掘进。其坡度为-1°~3°。 第二节 巷道支护参数参考表 第三节 支护工艺及要求 一、支护方式 巷道的支护方式,要根据岩石的稳定性,巷道的服务年限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来选择,在围岩稳定地段用金属网+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支护,在围岩破碎地段采用U型钢架+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在围岩较破碎地段采用石料砌碹+混凝土支护。其实际情况参照下表: 巷道围岩松动圈分类及锚喷支护建设 围岩 类别 围岩稳定性 松动圈范围/㎝ 锚喷支护类型 锚喷参数计算法 备注 Ⅰ 稳定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