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技术教程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效无痛腹针疗法”对各类常见病临床治疗 ①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后遗症。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病、高血压、癔病等。 ②脏腑失衡后引起的疾病如:血栓性耳聋、眼底出血、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 ③虽病程较短,但与脏腑的正气不足相关的疾病如: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颈椎综合征、腰痛、双腿麻木、酸困等。 ④其他的针灸适应证,经治疗疗效不佳者,均可为腹针的适应证。 ⑤对各类人群保健及亚健康状态调理、更年期调整以及精神紧张引发的各种症状治疗改善作用。 腹针禁忌症 腹针的刺激部位是腹部,因此,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均为禁忌症,以免因针刺而引起误诊。此外,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内部的肿瘤并广泛转移,妇女的大月份孕期均为禁忌症。对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衰弱的病人,在施术时亦需慎谨处之。如肝脾肿大则需注意针刺两胁肋时不宜太深,以免损伤实质性脏器。 Thank You! L/O/G/O 腹针疗法常用的经穴 腹部的腧穴虽然很密集、很多,在腹针治疗中,选用很少的腧穴来治疗广泛的疾病,是特效腹针疗法的特点之一。 腹针治疗共选用22个腧穴,其中十四经穴17个,经外奇穴1个,新穴4个。 腹针选用的腧穴数量少,便于学习,更便于术者掌握,更有利于推广和普及这一有效的针灸技能。 (一)任脉的腧穴 1.中脘 (RNl2) 胃腹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任脉、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手太阴肺经起点。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食不化、泄泻、黄疸;咳喘、痰多、失眠、癫狂等。 中脘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口部;八廓取穴中脘主心与小肠。 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深刺或不同程度浅刺。 2.下脘 :足太阴脾经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胀、食谷不化、呕吐、泄泻、虚肿、消瘦。 下脘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颈部之第七颈椎。 操作:传统针刺1.0—2.0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深刺。 3、水分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脐周浅动、静脉网。深层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泻、反胃、呕吐:水肿、腹胀、小便不利。 腹针用其治疗水肿,并治疗软组织的肿胀、充血、水肿,水分亦具有镇痛作用。 操作:传统针刺1.0—2.0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4.神阙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解剖:皮肤一结缔组织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久泻、脱肛、痢疾、水肿,虚脱等。 神阙穴腹针用于定位。 操作:禁针;可灸。腹针用灸治,可壮元阳。 5.气海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脐周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阳痿、遗精、闭经、痛经、崩漏、带下、阴挺、疝气;中风脱症、虚劳赢瘦等。 气海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腰部。 操作:传统针刺1.0一2.0寸;可灸。孕妇慎用。 6、关元?:小肠腹募穴;足三阴经交会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第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虚劳赢瘦、中风脱症;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不孕、遗尿、小便频数、癃闭、疝气;腹痛、泄泻;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关元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下腰、骶部;八廓取穴关元穴主肾与膀胱。 操作:传统针刺1.0—2.0寸;可灸。孕妇慎用。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7.中极:膀胱腹募穴;足三阴经交会穴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