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自然在反抗》.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大自然在反抗》.ppt

(二)简答题 3.简述毕凯特博士创立的控制昆虫的合理方法的要点。 减小用药剂量 选择撒药时机 挑选药物种类 降低药剂浓度 还可继续改进 实际成本较低 不会破坏自然平衡 (二)简答题 4. 第30、31自然段(249页倒3、4段)提到: “这些(提出有价值的研究报告的)昆虫学家没有无视这一事实,即他们既不是化学家,也不是工程师,他们是生物学家”。并引用吉克勃的话说:“最终只有生物学家才能为根治害虫问题提出答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其他人(政府官员、人文学者、化学家、工程师等)为什么不能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呢? (本题在课文上不能直接找到答案) 科学的本质是认识客观事物本身的真相及其 发展规律, 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是科学精神 的真谛。科学是有分工的, 只有生物学家才能发现并深刻认识生物界自然平衡的规律,化学家和工程师只能认识化学领域和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律和技术,因此他们无法提出不破坏自然平衡的有价值的根治害虫的方案。至于政府官员、人文学者可以给这些有良知的科学家以政策上、经费上、精神上、道义上的支持, 但要提出具体的方案则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作者本人是生物学家,她这样说是为了唤醒生物学家的良知, 希望他们认识到生物学家在控制害虫、保护环境等方面负有巨大的社会责任。 (三)写作题(5题任选1题)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人文?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这些虽然是人们经常谈论思考的问题,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形成自己清晰的概念。请你查阅有关资料, 然后以 “科学与人文是什么关系”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什么关系”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观点。 (三)写作题(5题任选1题) 2. 为了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有人提出了“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口号。这个口号遭到一些自称为 “环保主义者” 的批评。他们说:“我们保护环境不是为了人类自己的利益, 而是为了大自然本身的利益, ‘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的说法是自私的、错误的。” 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谈谈你对这个口号的看法 。 (三)写作题(5题任选1题) 3.在环保教育中,过去长期流行的“人定胜天”、“改造大自然”的口号受到批评,代之而流行的是“顺应大自然”的口号。但是从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到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实际上都是对大自然的改造。请以“改造大自然和顺应大自然的辩证关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它的认识。。 (三)写作题(5题任选1题) 4. 2006年国庆节凌晨, 20万人怀着爱国之情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升旗仪式结束后,广场上留下了数以吨计的塑料袋、矿泉水瓶等白色垃圾,媒体报道了这一现象并公布了录像和照片,令人触目惊心。你看到这个画面是否有所触动?请以“环保就在我身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它的认识。 (三)写作题(5题任选1题) 5.认真阅读《寂静的春天》,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 建 议:到图书馆借阅,或用班费买一本。网上很容易下载此书, 这里给同学们提供该书的电子文本。 仪式结束后,天安门广场和附近区域的地面上满是垃圾。 如果你在场,会留下一片垃圾吗? 红色字体是科普作品的共性 (一) 本文的写作特点和科普读物的一般特点 严谨扎实,生动形象, 科学性与趣味性兼备 材料具体,观点鲜明, 说明性和论证性兼备 结构清晰,语言平实, 逻辑性与通俗性兼备 全文很少直接抒情的语句。 文学性不是很明显, 叙述多而描写少, 比喻、夸张、拟人等积极修辞手法使用也不多。 八、写作特点和 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二) 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仅供参考) 1.明确阅读科普读物的目的——长知识。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形成正确的观点,培养科学精神。少数有志于从事科普写作(或教学)者,可通过精读经典范文学习科普文的写作方法。大多数青年学生有本能的求知欲, 获得知识的过程能得到很大的愉悦, 但这种愉悦不同于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感受到的审美愉悦。 2.略读的方法: 如果不打算精读,可以快速浏览, 凡是已 经了解的知识可以跳过去, 原来不了解的、一知半解的或感到有趣的地方, 以中等速度阅读。只要大量阅读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