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必修1笔记提纲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梳理
⒈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
⒉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
⒊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00亿光年?)
⒋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⒌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①运动特征:行星运动特征的相似性——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图1.4和表1.1论证)。
②结构特征: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将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类。
与其他类地行星比较,地球在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图1.5和 表1.2)。
⒍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是唯一 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这与地球所处的安全的宇宙环境和自身的有利条件(适宜的温度、大气、水等)有密切关系:
⑴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①太阳状态稳定 ②行星及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⑵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 ②运动周期适当 ③均温保持在15℃左右。
⑶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①体积、质量适中 ②演化为氮、氧为主 ③臭氧层。
⑷地球上有液态水——①原始海洋的形成 ②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梳理
⒈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⒉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⒊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不可估量:(图1.7)
⑴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既有直接的作用,又有间接的影响。
⑵太阳辐射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活动”P9~10答案:(实例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⑵热带雨林生物量为2㎏/(㎡·a),较大; 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为0.8㎏/(㎡·a),较小。
⑶有相关性。生物量与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后者决定前者。
⑷自然景观上,热带雨林地区森林更茂密,阔叶,树木树冠较大;
亚寒带针叶林地区森林中植被密度相对较小,针叶,树冠小。
⒋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图片展示说明)
⒌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
⒍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⑴黑子:光球表面常出现一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⑵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会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人们称之为耀斑,又叫做色球爆发。它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⑶通常,耀斑随黑子的时空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活动”P11答案:(掌握科学分析“太阳黑子活动11年周期”的基本方法)
⑴1985~2000年,太阳黑子数呈现波状变化:1986年为极小值,后逐年增多,到1989年达到极大值;之后又逐年减少,1996年又达到极小值;之后到2000年再逐年增多。两个极小值之间历经11年。
⑵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虽然起伏程度不同,但起伏周期接近。从1705年峰值,到1980年峰值,其中275年间,出现了26个峰值,也就是25个周期,可以算出太阳黑子变化的平均周期为11年,与第⑴题大致相同。
⑶从太阳黑子数量长期变化情况来看,规律明显,可以确认其平均变化周期为11年。
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
⑴引起大气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⑵扰乱地球磁场(①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②“极光”现象)
⑶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之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⒏现在,各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力图把太阳活动可能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补:七上(P 2~10)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⒈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图1.1 ①天圆地方→②太阳和月亮→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地球卫星照片
活动1答案:是个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培养我们的科学探索的精神。
⒉地球的大小:(图1.2数据描述)
①平均半径6371千米;②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③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活动2答案: 72857142857; 10万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⒈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图1.3)
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
⒉图1.4 地球仪上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重庆法治理论知识学习考试练习题参考答案解读.doc
- 2015年重庆高考文科综合含答案(word版)解读.doc
- 2015年重庆高考文科综合卷_new解读.doc
- 2015年重庆高考文科综合卷解读.doc
- 2015年重庆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解读.doc
- 2015年重庆市会计继续教育考试及答案_new解读.doc
- 2015年重庆市会计继续教育考试及答案解读.doc
- 2015年重庆市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_new解读.doc
- 2015年重庆市领导干部法治知识考试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试题及答案_new解读.doc
- 2015年重庆市领导干部法治知识考试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试题及答案解读.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