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洛霍夫(1905-1984)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深刻地反映了革命年代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代表作《静静的顿河》。 阿·托尔斯泰(1883—1945) 阿·托尔斯泰以象征主义诗歌创作进入文坛,1910年后,他找到了小说这一适合自己的文学体裁。 代表作品是三部曲《苦难的历程》。 《苦难的历程》 《苦难的历程》共三部: 《两姊妹》(1921) 《1918年》(1927-1928) 《阴暗的早晨》(1941) 《苦难的历程》封面和插图 亚·亚·法捷耶夫(1901—1956) 法捷耶夫最重要的作品是两部长篇小说: 《毁灭》(1927) 《青年近卫军》 (1945) 鲍里斯· 帕斯捷尔纳克 (1890—1960) 犹太族,生于莫斯科。 1958年10月23日,瑞典皇家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以表彰他“在现代抒情诗和俄罗斯伟大叙事诗传统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1960年5月30日逝世。 一本文学作品的获奖引发一次政治事件 ——“帕斯捷尔纳克事件”。 日瓦戈是一个正直、善良、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俄国知识分子。人道主义是日瓦戈审视和评价事物的准则。他反对的不仅是革命暴力,也反对反革命暴力,他否定一切形式的暴力。 与雨果的人道主义一脉相承。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 俄国未来主义诗人高举“未来”的旗帜,声称与“过去”和“现在”决裂,抛弃一切文化传统,反对社会对个性的束缚。 在诗歌创作上,他们主张语言革新,不受传统审美习惯和诗歌形式的束缚,大胆表现现代生活的高速度、强节奏以及人对外界迅速变换的事物的瞬间感受。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俄国未来主义诗人的代表。 代表作是长诗《穿裤子的云》(1915)和《列宁》(1925)P451。 1930年4月14日自杀,终年36岁。 《穿裤子的云》的四个乐章 即“四个呐喊”: “打倒你们的爱情” “打到你们的艺术” “打倒你们的制度” “打倒你们的宗教” “你们”指资产阶级 《穿裤子的云》节选 我的灵魂中没有一茎白发, 它里面也没有老人的温情和憔悴! 我以喉咙的力量撼动了世界, 走上前来——我奇伟英俊, 我才二十二岁。 粗鲁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爱情 温情的人 演奏爱情用小提琴 你们都不能像我一样把自己翻过来, 使我整个身体变成两片嘴唇! ??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由于肉欲而发狂的人, 变换着自己的情调,像天空时晴时阴,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无可指摘的温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裤子的云! “红色的30年代” 除了苏联以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在欧美各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30年代,西方一些共产党员作家曾发动一场左翼文学运动。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 布莱希特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德国现代剧作家,因法西斯迫害而长期流亡海外。他以其独到的理论探索和戏剧实验,推动了传统变革。布莱希特主张戏剧应当有助于改造世界,为此首创叙事剧,追求间离效果,帮助观众超脱幻觉,实现独立思考。其叙事剧可分教育剧、寓意剧、历史剧三类,具有浓郁的表现主义色彩。 布莱希特的创作 布莱希特的教育剧、寓意剧、历史剧,具有浓郁的表现主义色彩。 教育剧长于在似是而非的境遇中刺激政治思考。《例外与常规》写主人带着仆人跟随向导穿越沙漠。途中,仆人出于义务,把自己壶里仅剩的一点儿水让给主人喝。主人却误以为仆人要砸死他,于是开枪打死了仆人。法律宣判主人无罪。因为生死关头让水给人不过是例外,只有加害于人才是常规。法律不能根据例外,只能根据常规来判决。 上海戏剧学院的布莱希特雕像 《例外与常规》节选 法官:那么我就宣布判决:本庭签署作证,苦力走近他的主人的时候,拿着的不是石头而是水壶。这就提供了证据,我们相信苦力是想用水壶打死他的主人,而不会是递水给他喝的。挑夫属于这么一个阶级,它事实上有理由感觉到它是受到损害的。像挑夫这种人只会有一种纯粹的理智,在分水时防止受骗。是的,这种思想局限、头脑简单、只顾眼前利益的人要报复折磨他的人,这似乎也是合情理的。在清算的那一天,他们会获得一切的。商人不属于他挑夫的那个阶级。他必须防备他最凶残的一面。商人是不可能相信显然是受到他折磨的挑夫的友好行动的。理智告诉他,他受到了最严重的威胁。这个地区荒无人烟,他必须小心谨慎。没有警察与法庭使得他逼迫他的佣人交出他的一份水来,并且使他有胆量去做这种事。也就是说被告是由于自卫才这样做,我们不管他真的受到了威胁还是心理上感设到受到了威胁。通常在那种环境里他必须感觉到他是受到了威胁。被告宣告无罪,死者妻子的上诉本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