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7古代诗歌鉴赏00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古诗词鉴赏 解题 技巧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3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3、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二、阅读宋朝杨万里《小池》一诗后回答4—7小题: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这首诗写了   、树阴、   、   四种景物,并用  、爱、  、  四个动词,把四种景物刻划得生动形象,充分赞美了        的美丽景色。 5、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  6、“尖尖角”三个字用得很新鲜,形象传神地绘出了??  的形态,增添了这幅图画的生机。 7、“小荷”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来指什么? 答:  ???????  四、读晏殊《浣溪沙》后回答11—13小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      以及      ,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这是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12、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     词。 1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②例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首联写五月的天山仍白雪皑皑,全没有内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气仍十分寒冷。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 的画面美,又是对戍边将士 的反衬。 例二: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颔联用典,也使用了 ,“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答:②点明龙舟竞渡;写出得意神态。拟物双关写法更具形象性。(围绕大意要作适当的分析) 答:②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 * 广东畨禺中学林燕南 深幽寂静; 以动写静 2、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 出世的思想感情 3、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 一段曲折的道路。 泉眼、 小荷 蜻蜓 惜 露 立 初夏时节荷花池塘 5、运用拟人,使无意化为有情,把读者引入一个精致、 温柔的境界,饶有情趣。 含苞待放的小荷蓓蕾 7、多用说明某人的才华刚刚表露出来, 就得到赏识。 重归的燕子、 以景传情,情景交融 婉约 13、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 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 的名句。?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指西汉时一个楼兰国王,他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参考答案 答:①表达了对戍边将士报国精神的赞扬和自己报国的决心。 ①本诗抒发的情感是什么? ②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苍凉 英勇精神 反衬手法 [阅读古诗,完成① ②小题。 谒 山 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麻姑]是古代传说中的女仙,曾自称在短时间三见沧海变为桑田。 ①“触景生情”是诗人创作的直接原因。从这首诗的内容上看,这“景”当是________ ①诗人登山远望, 见夕阳西下、水去云回之景。 参考答案 ②要点:1.由日落想到以绳系日留住时间匆匆的脚步;2.由水去云回而生出对时间无情流逝 的怅恨;3.由水流想到百川最终都汇集于大海,于是想象“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倘若

文档评论(0)

zywx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