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失地农民的文化生活 失地农民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 文化生活支出少 * 他们一直是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 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脉 勤劳 坚韧 淳朴 是他们的代名词 善良 他们的生活快乐简单 载歌载舞 欢度佳节 他们就是中国农民 现在他们的境况又是怎样? 失地农民的出现 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统称为失地农民 城镇化进程 工业化进程 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 失地农民 种田无地 就业无岗 社保无份 据有关数据显示,现在累计的失地农民可能已达4000—5000万,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在1000万以上,占失地农民的20%。据预测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达1亿人以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用土地转为非农用地,全国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成为失地农民。 文化意识方面 农民的负面情绪在累积,对社会腐败、贫富差距等充满忧虑,但是多数农民依然信任党和政府 农民信仰世界多样化,既信上帝又信鬼神 文化设施方面 电视是农民家庭最主要文化设施 家庭网络日益普及 村庄文体设施逐步完善 后续管理维护需配套 棋牌室是农村经营性文化设施主体 农家乐发展迅速 文化教育方面 初中文化程度居中,技能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 子女教育支出压力大,农民工子女入学逐步改善 读书有用论占主导,子女愿读父母愿供 传统农民的文化生活 失地农民的文化生活 农民在一起劳作,一起休闲,农民的活动具有共同性 闲暇主体的层级性逐渐开始显现,失去土地之后,文化生活以老人为主体 公共文化,农民一起活动,一起聊天 个体文化,以看电视和闲呆在家为主 涉及生产劳动、村庄的公共事件等各个方面 打麻将、闲聊和看电视,内容无聊空洞 文化生活主体 文化生活范围 文化生活内容 传统农民与失地农民的文化生活比较 安徽省的肥西、舒城、潜山三个县被访农户的全年文化支出平均为466.5 元,子女的教育支出年均在2515.1 元,而用于建房的支出却接近万元(平均为9401.3 元);另外,花在人情往来方面的支出也颇多(平均为1205.2 元),农民的文化消费占农民支出比重最小。 文化生活单一无趣 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主要停留在消遣、娱乐上,常见的娱乐活动为打麻将、玩桥牌等等,主要内容比较单调乏味,没有具有理想价值意义的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失地农民 精神家园在哪里? 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失地农民所居住的社区较之城市居民社区基础设施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失地农民居住的社区中,社区图书馆等几乎难见踪影。而其它一些如篮球、乒乓球等一些体育运动也由于场地及设备的原因,根本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正常文化需要,造成了他们文化生活的贫瘠。 封建迷信活动盛行 失地农民都来自农村,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封建迷信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其本身就对文化生活不太“感冒”,部分人士更是把自身投入于求神拜佛之中当做是文化生活。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他们无法清醒的分辨出文化生活中宗教文化与封建迷信活动之间的区别。 如何丰富失地农民的文化生活 自身积极转变就业观,政府组织培训 创新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载体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引导 加大基础文化设施投入,满足各类需要 自身积极转变就业观,政府组织培训 失地农民自身需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保持积极心态,认真学习其他工作技能技巧,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投入于自主创业或其他行业领域之中。此外还需要政府勇于担责,对他们展开就业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收入,只有经济上去了,农民才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雄厚的资本投身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之中。 不让失地农民在“钱途”上迷失方向 近日,贵阳市观山湖区环卫所的环卫工人们着实让其他工人羡慕嫉妒恨了一回,1000多名环卫工人中近800名是“失地农民”,他们在土地被征用后干起了环卫工,为了上班方便,有近200人买了私家车。但在月薪不到2000元的情况下,这些农民出身的“富翁”坚持每天早上6点半开始清扫大街,为城市的清洁美化劳作着。当被问起为何还要做这份工作时,他们回答,当初新区建设还不成型时,灰尘比较多,天天灰头土脸都坚持下来了,如今路面更加干净,没理由不再坚持下去,或许会一直干到退休。 不管他们是出于农民的朴实、辛勤闲不下来,还是在做秀,但他们坚持下来了,而没有选择赋闲在家,或是参与为社会所诟病的赌博。在获得征地补偿后,他们没有在“钱途”上迷失方向。 伴随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多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他们因征地成为了“致富者”。在失地农民中,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找到了就业门路,有的利用补偿款开始了创业之路,但更多的因为唯一掌握的种地技术失去了作用,加之缺乏长远规划,从而丧失了进取心,甚至选择了赌博、堕落、放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