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中药的分类与命名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中药材的命名 8 以人名命名 使君子 何首乌 刘寄奴 徐长卿 第三节 中药材的命名 生境:水苏、马先蒿、沙参、车前草 沙参:宜生长于沙地,而功能如参,称之 沿阶草 路边青 雪上一枝蒿 牛虻 土鳖 水蛭 10 比喻:白虎汤以石膏别名命名,与青龙汤相对应 第四节 中成药的命名规律 1 以主药命名 如麻黄汤、桂枝汤、五加皮酒 2 以标明药物组成而命名 如麻杏石甘汤、贝羚胶囊 3 以标明功效而命名 补中益气汤、利胆排石片、抗病毒口服液 4 以主药和功效而命名 人参健脾丸、人参养荣丸、牛黄解毒丸、当归养血丸 5 以标明主治而命名 骨质增生口服液、乳腺炎解毒汤、胆道驱虫汤、阴道滴虫栓 6 以标明作用趋向而命名 升陷汤、上清丸、降气汤、外消散、内消瘰疬丸 7 以治法而命名 发汗解热丸、盐汤探吐方、开关涌吐方、泻下汤、和中汤、补中益气汤 8 以标明作用人体部位而命名 乌头丸、八宝眼药水、牙痛水、利咽散、颈椎增生丸、平胃散、提肛散、清肺汤、利胆片 9 以标明用药对象而命名 小儿消食片、老年康冲剂、男宝、青春宝口服液、妇科十味片、妇科千金片 10 以标明组成味数而命名 一甲煎、二术散、三仁汤、四物汤、五味消毒饮、六味地黄丸、七味白术散、八珍散、九味羌活汤、十全大补丸 11 以标明药物配伍比例而命名 三三二一煎(蔓荆子、藁本、白芷、细辛)、三五七散、九一丹 12 以标明药味剂量而命名 六一散、三二五解毒散、八五二胃药 13 以标明剂量而命名 七厘散、九分散、十滴水、一粒金丹、八厘丸 14 以标明外观颜色而命名 琥珀煎(将药物煎成琥珀颜色而得名)、紫金锭(紫色锭剂)、碧玉散、红升丹、白降丹、黑膏药 15 以产地而命名 阿胶、云南白药、南通蛇药片、山西龟龄集、上海蛇药片 16 以标明发明创始人而命名 雷允上六神丸、季德胜蛇药片、曲焕章百宝丹、史国公酒、华佗琼酥散、万氏牛黄清心丸 17以标明始载书籍而命名 局方至宝丹、金匮肾气丸、普济消毒饮、备急如圣散、千金苇茎汤、外台茯苓饮 18 以标明实验次数或创始时间而命名 三七注射液、二四口服液 7035糖浆、701口服液 19 以标明制药程序而命名 九制香附丸、 九转黄精丹(九蒸九晒)、四蒸木瓜丸、千锤膏 20 以标明给药途径而命名 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吹喉散、气管炎喷雾剂 21 以标明服药时间而命名 鸡鸣散、午时茶、鸡鸣紫苏散 22 以标明同病分型而命名 冠心一号方、冠心二号方,肝炎一号、肝炎二号 23 以标明服药方法而命名 冷香饮子(冷服)、冷香汤、热饮汤 24 以标明几方合一而命名 三一承气汤(大承汤、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三黄汤四物汤、二丹丸 25 以形容而命名 飞龙夺命丹、神效吹喉散、通天再造散、飞龙丹、飞腾神骏膏 26 以哲理命名 清宁丸《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本方既清上,以能利下,故名清宁丸。以乾卦为天,为上,坤卦为地,为下,又名“乾坤得一丸”。 坎离丸 黑豆、红枣 八卦坎为水,水色主黑,离为火,火色主赤。 27 以寓意含蓄而命名 更衣丸 (芦荟) 失笑散 哭来笑去散 28 其他命名 儒教 崇尚圣人、君子 如孔圣枕中丹、至圣膏 儒教 强调道德修养 如洗心汤、正中丹 道教 玉女煎、玉泉丸 佛教 观音散、仙方活命饮(消炎饮、消炎汤) 掌握 中药材的命名方法 了解 中药的记载大纲和拉丁名 中药的分类方法 ? ? 第三讲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内容 第一节 中药的分类 第二节 中药的记载大纲 第三节 中药材的命名 第四节 中成药的命名规律 第一节 中药的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按药理作用和自然功效分类法 其它分类法 第一节 中药的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分为植物类中药、动物类中药和矿物类中药。 植物类中药再依药用部位的异同分为根、根茎、茎木、皮、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类。 本法从商品学的角度比较便利。 根类中药 ????????????????????????????????? 党参 三七 当归 黄芪 根茎类中药 黄连 大黄 川芎 白术 皮类中药 黄柏 桂皮 果实、种子类中药 枳实 酸枣仁 全草类中药 麻黄 石斛 第一节 中药的分类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根据中药所含有效成分或含有成分的类别进行分类。如,生物碱类中药、含苷类中药、含挥发油类中药等。 本法与天然药物化学密切相关,有利于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与功效的关系,但是对有效成分不明,含有成分不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