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1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12.doc

重庆市第49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 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2.《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周朝瓦解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3.“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以法治国 C.皇权至上 D.天人感应 4.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是: A.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得削弱 B.相权不断加强,皇权逐渐削弱 C.丞相职位逐渐由多相到单相 D.丞相制度逐渐被废除 5.韦伯说中国在“长达12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的社会地位由其官职决定,而不是由其财富决定。而获得做官资格的又是由其所受教育决定”。形成这种局面的制度保障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①同平章事 ②刺史 ③提点刑狱司 ④御史大夫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 ②④ 7.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9.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时,我们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 B.皇太极在位期间 C.康熙帝亲政时期 D.雍正帝在位时期 10.右图是圆明园遗址(局部),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此印象最深的是该图反映了: A.中国古代的繁盛 B.近代列强侵华的暴行 C.太平天国规模巨大 D.中国建筑技术先进 11.近代浙江较早受到列强侵略,其中宁波、重庆等城市被迫开放,与之相关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和《天津条约》 12.“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申谕英夷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黄海海战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3.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权利来自于: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揭露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A.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B. 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载 C. 侵略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当年受害者口述照片 15.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血战台儿庄》 B、《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C、《百团大战始末》 D、《热血忠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